應對危機,溫州行業協會沖在前
記者近日到溫州服裝商會采訪時看到,原來比較清閑的商會,現在忙得熱火朝天。商會工作人員正在緊張地做策劃案,會長鄭晨愛則在不停地打電話聯系企業。記者等了許久,鄭晨愛才放下了手里的手機說:“馬上要參加明年1月份的香港時裝節 ,要多帶一些企業出去開拓市場。”
記者在溫州采訪時了解到,由于受國際金融風暴的影響,這里的企業也面臨著訂單減少、利潤下降、資金緊張等現實困境。但當地行業今日國內聚焦
協會積極應對,身先士卒為企業開拓市場、爭取政策,和企業一起共渡難關。
溫州服裝商會制定了“國家搞投資,我們拓市場”的應對危機戰略。鄭晨愛告訴記者,參加國際性展會是外貿企業拓展海外市場的主要方式。“今年7月份我們在香港服裝節搞了50個展位,組織了一批企業去參展,和300多個國際客戶達成了合作意向。明年1月份的展會,我們有80個展位,準備組織32家企業去參加,展會期間還要搞一個溫州服裝貿易洽談會,把上次的300多個客戶拉過來,把市場做大。”
國內市場方面,在溫州服裝商會的牽頭下,部分服裝企業已經聯合起來,共同出資到國內的二三線城市和農村進行考察,設立服裝大賣場,讓產品直接從生產廠家進入零售終端,降低經營成本,以最集約的商場模式來啟動內需。“同時,商會還和遍布全國各地的50萬溫州服裝經銷商加強聯系,請他們幫忙,把溫州服裝企業的國內市場做起來。”鄭晨愛說。
溫州鞋革行業協會在幫助企業開拓市場的同時,還在協會內部成立了決策顧問團,就當前經濟形勢和重大問題進行研究,指導企業如何應對,為企業渡過難關樹立信心。
“要抗擊國際金融危機,企業信心的樹立至關重要。”溫州鞋革行業協會秘書長謝榕芳說,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協會馬上組織決策顧問團商定應對措施;國務院拉動內需的10條政策一出來,也立即進行研究。通過對形勢的正確研判和利好政策的快速傳達來提
升企業信心指數,“在現在的危機壓力下,我們要求企業在壓力中迸發潛力,在危機中獲取機遇。溫州商人要拿出敢于吃螃蟹的精神,鼓足士氣,樹立信心。”
“只要打火機這種產品在世界上還沒有消失掉,我就還有信心。”溫州大虎打火機公司董事長、溫州煙具行業協會會長周大虎用這樣的話為同行打氣。
隨著國際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影響的深入,很多企業或陷入困局,或面臨倒閉。溫州行業協會積極呼吁企業抱成一團,共渡難關。
溫州鞋革行業協會號召大企業幫扶小企業,共享市場。浙江巨一集團有限公司經過多年的打拼,在國際市場上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在當前危機下,公司的業務依然紅紅火火。“現在很多企業沒有訂單,但我的訂單卻做不完,在協會號召下我把部分訂單發給溫州一些比較困難的企業,讓他們也能渡過難關。”巨一集團總經理潘建中說,現在巨一發出去的訂單有60萬雙,救活了四五個小廠,讓1000多工人有了活干。
溫州服裝商會則號召服裝企業,即使訂單不夠,也不要輕易裁減員工,可以和職工溝通,通過輪流放假、降低工資等方式來共渡難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