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銷對路 外語人才招聘逆風飛揚
編者按大學生就業招聘月接近尾聲,但各個高校的專項人才招聘會仍如火如荼一波緊接著一波,因為各方都在努力,要在日益嚴峻的持久戰中,設法讓每一個個體成功突圍。
然而,在這個嚴冬,仍有一小股一小股的暖流逆風涌動。一個會計師事務所當季要招180多人;浙江軟件業忙著“抄底”做人才儲備;上海鐵路方面的用人缺口以上萬計。日前,又一股小暖流振奮人心:在浙江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成立30周年的慶典上,記者了解到,外語師范類畢業生連年100%順利就業,今年在全球金融危機的陰影中,該專業畢業生就業依然有逆風飛揚之勢——外語,作為一門工具,今天難道還是一塊有力量的敲門磚嗎?
飯碗有,好壞不同
“不是找不找得到工作,而是工作好壞而已。”
英語專業大四學生郭林凱的心情是在同學中比較典型的。相比于非師范類畢業生就業的沉重艱澀,全省師范生的就業壓力相對輕些,而其中外語師范類畢業生壓力更小。
據悉,該校外語學院2009屆有230余名畢業生,目前正式簽約的近20人,10分之一不到,但外語學院學工辦負責就業的老師卻一點都不著急:“各地教育局招聘新教師考試一般在明年上半年甚至暑期才舉行,年年就業比較順利。今年我們也對用人情況作了調查,沒有明顯落差。因為除了中小學校,我們畢業生還能到語言培訓學校之類的教育機構、外企、外貿公司、民營企業等就業,甚至自己創業,就業領域廣,就業方式更靈活。”
郭林凱屬于被用人單位早早“掐尖”的優秀生,11月份就簽約省一級重點中學——金華二中。他所在的班級有30名畢業生,目前已經達成就業意向有10人,“雖然大學生就業總體形勢不是很理想,但我們班同學對找工作還是很樂觀,不怕找不到工作,而是想繼續尋找更好的機會。”曾擔任班長的郭林凱分析起來頭頭是道。“英語作為老牌專業,課程設置、專業教學上有深厚的底蘊。還有一點,學外語的大多數是女生,而女生一般學習比男生用功,因此整體學風就帶起來了,都比較要強。而男生本來稀缺,學業好的就更俏了。”
優秀生依然走俏
“就業形勢再緊張,優秀生永遠是稀缺人才。”該院負責人告訴記者,外語學院學生的上進心真的讓他也很佩服,也許是學校相對安靜、外界誘惑少,用在學習上的功夫就多。12月初剛剛結束的中央電視臺“CCTV”杯全國英語演講賽中,他們學院英語專業學生洪淼,成為唯一進入全國總決賽的浙江高校選手,并獲得優勝獎。洪淼和他的同學共有26人次分別在“CCTV”杯、“21世紀外教社”杯等全國英語演講比賽中獲省級以上獎勵。而每年的全國英語專業四級、八級統考中,該院每屆學生的一次性通過率,要高于全國院校平均通過率15~35個百分點。
好風氣吸引好生源,好生源也成就好學校。據了解,在2008年高等學校招生中,浙師大外語學院英語、日語和翻譯專業再次出現考生熱報、生源良好的局面,第一志愿報考率最高達392%,如報考英語專業的理科考生中最高分621分,高出重點分數線(550分)71分;最低分575分,也高出重點分數線25分。
翻譯人才前景看好
浙師大外語學院前身為外語系,始建于1960年。1978年,因歷史原因停辦的外語系恢復重建。30年,該院為社會培養了2萬多名各類外語人才,其中不少學子已成為外語教授、專家、中學特級教師和單位業務骨干,如培養了全國優秀教師、省政府外事辦公室副主任顧建新教授,浙江教育學院副院長洪崗教授,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吳國良教授,北京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朱旭東教授等一批知名學者、教授。值得一提的是,現在浙江省英語特級教師中,近二分之一是這個學校的畢業生。
單一的外語教師培養,也導致畢業生“好的學校進不去,弱的學校不想去”的人才滯留現象,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前后。
從緊缺、過剩到適銷對路,外語人才培養也需要不斷創新。同時,為了適應國家尤其是浙江省經濟發展需求,2007年,經教育部批準,浙師大新增翻譯專業,成為全國高校中第8個擁有該專業、浙江省高校唯一一個擁有該專業的高校,專門培養能熟練從事外事、經貿、科技、文化等領域翻譯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口譯筆譯專業化文學翻譯和非文學翻譯人才。
據了解,翻譯專業一設立就受到社會、企業和學生家長的歡迎,其所培養的翻譯人才被寄予厚望。2008年4月,在義烏中國小商品城展覽中心成立翻譯專業教學實踐基地,中國最大的小商品城成為學生鍛煉翻譯實踐能力的廣闊舞臺。學院還在寧波、溫州、紹興、金華等地建立多個專業實習基地,組織學生參與各地舉行的國際經濟貿易和文化交流活動。
商務口譯依舊緊缺
浙師大外語學院書記葉志雄向記者介紹,一項調查數據表明:全球翻譯市場年產值超過130億美元,亞太地區占30%,中國市場約為120億元人民幣,隨著因特網應用范圍的擴大和國際間電子商務市場的日漸成熟,翻譯業務的市場規模將會進一步擴大。中國翻譯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有職業翻譯人員6萬多人,相關從業人員超過50萬,但仍然不能滿足中國翻譯市場對翻譯人才的巨大需求。有關專家表示,能夠勝任中譯外工作的高質量人才更是嚴重不足,估計缺口高達90%以上,會議口譯、商務口譯、專業筆譯等都面臨人才緊缺的問題。浙江省擁有相當數量的外向型企業,但2007年前,我省并沒有高校設置本科翻譯專業,僅靠國內少數院校的培養和輸送遠遠滿足不了需求,供需矛盾非常尖銳。
葉志雄預測說,未來幾年,翻譯專業人才就業依然會有較大的空間。
- 上一篇:國內保險公司大舉延攬華爾街人才
- 下一篇:2024年度中國皮革行業十佳設計師揭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