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企寶利特的三個奧秘
全省企業科協工作暨講比活動總結表彰會,臺州寶利特鞋業有限公司科協獲先進集體稱號。
中國科協、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國資委于2007年7月12日發出“關于在企業深入開展講理想、比貢獻活動”后,得到了全省各企業科協的熱烈響應。寶利特公司科協圍繞企業的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在激發企業科技工作者創新熱情和創造活力,促進企業創新型人才成長和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該公司目前已擁有占地108畝的標準廠房,建筑面積5.6萬平方米,職工5000多名,日產6萬雙仿皮鞋,年出口總額3億多元,產品銷往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公司成為全國出口創匯先進企業,今年秋季廣交會上有的企業由于受國際金融風暴影響訂單減少,而“寶利特”訂單有增無減。
提倡生產改革
實現節能降耗
變廢為寶降低生產成本是該公司發展生產的奧秘之一。其下料、削邊等生產過程產生料頭,針車產生線頭,噴漆產生漆渣,廢包裝材料及標簽產生廢紙,還有廢粘合劑桶和漆桶、各種生活垃圾等,每年固廢產生量約626噸。為解決邊角料等生產生活固廢焚燒處理問題。公司主動與上海四方鍋爐廠合作投資20多萬元,接著又與江陰環保設備廠協作,投資70多萬元設計科學處理固廢,幾年來僅固廢處理累計投資超過200萬元。經連續多次改進焚燒處理措施,使原本丟棄的邊角料和生活垃圾經焚燒后轉化為蒸汽,利用蒸汽蒸飯燒開水和燒熱水,一方面解決了邊角料丟棄后對環境的影響,另一方面利用其熱能解決員工的用水和蒸飯問題,為公司每年節約燃料費用20余萬元。此外,為有效利用資源,減少環境污染,節約生產成本,公司從社會上收購廢舊膠鞋、涼鞋和注塑鞋,去除幫面后粉碎溶化注塑成皮鞋鞋底,僅此一項,公司每年可為社會減少4080噸廢舊涼鞋和塑料鞋所造成的污染,同時為公司節約資金近100萬元。
公司還在改變傳統生產方法和節能上大做文章。目前,公司共有8條膠粘鞋成型流水線,流水線的主要設備有烘箱、加硫柜、冷凍箱、殺菌箱和抽氣機等,電能消耗較大。燒油或燃氣的成本約為用電的1/3。為此,公司將烘箱改為燒煤油或液化氣,節省能耗,提高經濟效益。油或氣燃燒過程中出現少量煙塵,通過消煙處理,消除了環境污染。經過計算,公司37臺烘箱機改裝后每年可節約電費開支52.1萬元。
開展技能競賽
強化節能降耗
因地制宜開展技能競賽是該公司發展生產的奧秘之二。競賽小組按照公司的組織特點,確立了以車間與車間、班組與班組之間競賽為主的集體競賽方式和崗位能手個人競賽。如針車比武、抓幫技能比武、6S比賽、安全生產工作競賽、節水節電競賽、固廢分類競賽等。領導小組設立優勝流動紅旗,并在各廠設立公布牌,以季賽和月賽方式進行,強化了節能降耗。
為了適應公司發展需要,提高職工技能水平,公司從競賽活動啟動開始,加強了各種培訓工作的范圍和培訓力度。在車間組織通過節能降耗提高生產效率的現場操作培訓,對有關部門有關環節的人員進行電腦操作知識培訓,對全體職工進行環境、質量體系方面的知識培訓,對特殊部門、關鍵部位的人員進行安全操作與消防知識方面的培訓……同時,還組織開展“職工自己想辦法,公司層面多指導”的節能降耗有獎活動。通過技能培訓和節能降耗工作開展,公司在節水節電、節約原材料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收集民意良策
共謀企業發展
提合理化建議是該公司發展生產的奧秘之三。一廠成型主管張代提出成型前段加硫箱下班前15分鐘關電。經嚴密測試早15分鐘切斷電源剛好能保持該設備發揮功能需要的溫度,一條線日可節能7.8度,全公司8條線年可節約用電20966度。該項目被公司命名為“代成加硫箱節電法”。
二廠上幫提出草繩可再利用項目,要求膠邊車間用捆料用過的草繩、拷邊車間用下幫捆紙盒用過的草繩、下料車間用上幫回收的草繩,使原耗草繩用量每年創造績效8352元。
行政部提出復印紙大改小項目,將內部傳遞的文件做了改動,每年可節約3000多元。
勞保、余鞋倉庫《生產明細單》使用頻率不高,有關人員提出可向鄰倉庫借閱,每年又可省下770元。
全公司干部員工提出合理化建議41項,年績效69萬元,被稱為“績效飛輪”。
這一系列舉措的實行,有效地抵消了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為公司“在同行業中保持強有力的競爭力”目標的實現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該公司節能降耗工作已經走上正軌,并取得可喜成績。作為溫嶺市制鞋業的龍頭企業,該公司提出用兩年時間,把企業建成資源節約型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