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廠老板追欠款 籌劃“綁架”客戶
“當時那個日本人欠我80多萬不還,還誣賴我的鞋子有質量問題,實在是忍無可忍了。”情急之下,惠東吉隆鎮藝特隆鞋業有限公司老板劉小明一度籌劃要“綁架”那個日本客戶,還專門到廣東卓凡律師事務所咨詢“控制他人身自由12小時之內違不違法”等問題,在律師勸阻之下,最終通過“合法”手段討回部分欠款。現在,劉小明的心態已經恢復理性,并在考慮轉行與朋友合作投資琴行生意。
日本客商突然不按約定回款
劉小明的鞋廠位于素有“中國女鞋之都”之稱的惠東吉隆,規模不大,高峰期工人約有100來人,屬于家庭作坊式的小鞋廠,產品以外銷日本、美國為主。今年以來業務量銳減五成以上,利潤空間也一再萎縮。更令他焦頭爛額的是被一日本客商欠下貨款80多萬,致使鞋廠瀕臨倒閉,工人走掉一大半,并被人堵門追債。
據劉小明介紹,他認識那個日本客戶已經有三年多了,今年以來陸續被其欠下80多萬元貨款。
“稍熟點的客戶,拿貨一般不用先付款,貨到后一個月至三個月內憑發貨單回款,這是吉隆黃埠一帶小鞋廠做生意的慣例。”劉小明說,上個月中旬,那個日本客商在沒有任何憑據的情況下突然提出,因該廠生產的部分鞋子出現質量問題,日本幾個超市要求退貨,因此不能夠按事先約定回款了。
劉小明頓時心急如焚。他說,因為趕這批貨,他的企業已經先墊付好幾個月工人工資和所有原材料款。如果日本客商這筆貨款無法到賬,一旦資金鏈斷裂,后果將不堪設想,而吉隆今年已經因類似原因倒閉了不少工廠了。
籌劃“綁架”找律師咨詢
昨日下午,劉小明告訴記者,他確實一度計劃要“綁架”或控制那個日本客商,以討回欠款,“因為我實在是忍無可忍了”。由于不清楚相關法律問題,他專門到廣東卓凡律師事務所進行了咨詢。
據廣東卓凡律師事務所律師章利兵介紹,上個月中旬,劉小明確實曾與包括他和吉隆派出所在內的幾個朋友商量,咨詢“控制他人身自由12小時之內違不違法”等問題,幸被他們及時勸阻。
劉小明說,咨詢律師以后,他放棄了原來的計劃,最后在經過幾個回合的談判后,終于在上周末從日本客戶處討回欠款15萬元,初步解了燃眉之急。
金融危機下業務量減五成
劉小明來自江西吉安,今年是他到惠東吉隆創業的第13個年頭。8年前開始,他擁有了屬于自己的鞋廠,規模雖然不是很大,但每年也有近100萬元的毛利潤。
“現在的經濟環境,對我們的影響確實很大。”劉小明說,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生意越來越難做,“我們的產品以外銷為主,國際金融危機直接影響我們的業務量及生產和出口的成本”。
據劉小明自己統計,今年與前年同期相比,他的鞋廠業務量銳減五成以上,生產成本和出口費用卻一再增加,利潤空間嚴重被壓縮。
“我欠別人的錢愿意早點給,可別人欠我的錢就太難要了。”劉小明說,在危機到來、現金流緊張的情況下,個別不道德的企業老板把生存建立在欠債之上,致使類似他的鞋廠這樣的小企業雪上加霜。
目前,劉小明的工廠走掉了一大半工人,留下來的40多人也基本沒什么活干,幾乎天天放假。
渴望政府降低稅費幫扶
“我們從報紙上看到,政府已出臺各種措施幫扶企業度過這場危機,但目前我們感覺還沒真正幫扶到位。”劉小明說,在吉隆,像他的鞋廠這種規模的小企業,每年要上繳各種稅費10余萬元,“上個月,我們根本沒有營業額,但稅務部門要我們起碼繳3000元營業稅,此外環保部門也發來通知要征收排污費,現在負擔實在是太重了”。
劉小明稱,現在對于他們這些中小企業來說,政府最好的幫扶措施就是適當降低稅費。
劉小明說,他會堅持做好目前的事業,因為鞋子是生活必需品,相信熬過這個難關后,就是勝利。但他同時表示,現在也在考慮轉行,目前正在和一個朋友談合作投資琴行生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