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康集團四大舉措應對經濟“寒冬”
當華爾街神話轟然倒塌,金融風暴來襲,無論是資本市場還是實體經濟都已深刻感受到了經濟冬天的瑟瑟寒意。為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和經濟寒冬,奧康集團提出了“信心第一、發展第二、優化第三、轉型第四”的“十六字”經營發展方針。采取了精細增長,以精益管理贏得效益優勢;高效增長,以過冬管理贏得成本優勢;創新增長,以創新思路贏得產品優勢;和諧增長,以戰略協同贏得市場優勢的四大增長舉措,來積極應對當前企業面臨的挑戰,保持了銷售額同比30%以上的增長速度。
精細增長,以精益管理贏得效益優勢
制鞋生產過程中每一處細微的浪費,乘以龐大的產量基數,都會造成巨大的浪費。為應對成本加大的現狀,奧康今年以來陸續新設了成本處、技術轉移部等機構,推行精細增長,以精益管理贏得效益優勢,從每個流程入手,制定新的生產標準,嚴格控制成本、降低損耗。
比如生產鞋幫時,剪掉7毫米的里皮,這樣的細節處理,不僅便于黏合,每雙鞋還節省成本0.35元;鞋底刷膠,工人因刷膠方式不同,平均每雙鞋用膠量需要30克,后經反復測試,進行標準化操作,制定出每雙刷膠量必須控制在20至25克,如超過標準,超出量就必須自己埋單。標準出臺后,刷膠量節省幅度超過20%。
據奧康集團市場部有關人員介紹,經過標準化處理,通過“七毫米鞋皮”、“五克鞋膠”等活動,生產一雙鞋可節省成本1%左右,一年下來,每年可“摳”出的生產成本,有望超過1000萬元。同時,精益生產還可大大提高工人工作效率,據前10個月統計顯示,員工平均工作效率提高了5%,原來需要15天生產的一批訂單,現在只要5天,生產周期也縮短近三分之二。
高效增長,以過冬管理贏得成本優勢
走進奧康總部大樓,各辦公室雙管日光燈已改為單管日光燈;墻壁上貼上了“別急著走哦,電腦空調燈都關了么?”的溫馨提示,打印機上也貼上了“非正式文件嚴禁使用新紙張”的標簽;在餐廳中掛起了每位員工簽名的“珍惜糧食,從我做起”的橫幅……其實,為應對金球金融危機和到來的經濟寒冬,除這些細微措施相繼展開外,奧康還出臺了專門的“二十二條軍規”,加強管理,開源節流,嚴格控制成本。
在人才過冬管理方面,加強全員培訓力度被作為一項重要舉措列舉出來。“經濟環境不景氣,對于人力資源進行投資、培訓和進行制度建設所需要的各種機會成本、經濟成本都會大大降低。”奧康集團人力總監江興華說,在寒冬時節,當別的企業在拋棄人才時,奧康強化了人才的管理,為春天儲備了后勁。同時,最近又實施了流程再造,變革企業管理重組活動,具體集團戰略規劃流程、年度經營計劃流程、年度預算制定流程、內部審計流程和人力資源規劃流程等。
創新增長,以創新思路贏得產品優勢
由于各種經營成本上升,加上各種價格戰、促銷戰、廣告戰,鞋業低成本制造的優勢已不復存在,零售終端的利潤空間也越來越小,創新發展是鞋企發展的根本。
奧康集團的“1+N”模式和“零風險”代理模式就是奧康營銷創新的產物。“1+N”模式意即“1”代表名品空間或單品牌旗艦店,“N”代表多店,形象點就是“沃爾瑪+肯德基”模式。而“零風險”代理就是采取“保底提成+業務提成”的方式保證讓代理商不承擔任何風險。代理商主要負責店面租賃、維護當地公共關系,其余的均由企業負責完成和費用承擔。
有專家表示,通過調整產品結構,節能降耗,加大對新產品、新技術的科技投入,是企業應對金融危機,走出困境獲得更大發展的秘密武器。在科技創新方面,去年奧康集團投入研發經費近2000萬元,申報的產品技術專利就多達50項,包括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等,而這些技術專利目前已經在2008年的奧運禮儀鞋、GPRS定位鞋、呼吸鞋、減震鞋、可伸縮高跟鞋等功能鞋上使用。
和諧增長,以戰略協同贏得市場優勢
在原來形勢較好,訂單較多時,有些廠家不想給奧康代理、供貨,但現在經濟環境變了,他們很希望能從奧康得到訂單,以解決面臨停產的困境。對此,奧康表現出了大企業豁達的風范,千方百計擠出一些訂單,盡力幫助其渡過難關,以戰略協同贏得市場優勢。同時,為了堅定下游客戶金融危機下的信心,奧康至少平均讓利在15%左右。當然,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上游供應商原輔料價格由上半年上漲5%,又差不多降到了原來的水平,這也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企業生產成本壓力。
對此,奧康集團總裁王振滔說,雖然奧康目前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并不大,前三季度銷售額同比增長仍在30%以上,但利潤還是有所下降,再說如果上下游整個產業鏈受到嚴重破壞的話,由于風險傳遞效應,任何企業都會受到影響。因此企業之間、上下游產業鏈之間也要學會互救,防止引發難以收拾的多米諾骨牌現象,其實救了別人,也就是救了自己、救了大家,保證了企業的和諧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