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業市場“刀片利潤” 吉爾達銷量逆市而漲
今年以來,鞋業市場賺的可謂是“刀片利潤”,但吉爾達鞋業卻交出了一份令人倍感溫暖和鼓舞的成績單:今年前十個月,上繳稅收同比增加了三成以上,位列鹿城區“納稅五十強”第三位。吉爾達是靠什么取得“逆流而上”的呢?
當很多企業選擇休養生息渡過難關時,吉爾達卻反其道而行,大力開拓市場,先后在合肥、重慶、青島、泰安等地增開了大型吉爾達產品文化展示店,目前這種營業面積在100平方米以上的展示店,吉爾達在全國有20多家,再加上大大小小的專賣店,吉爾達在全國各地的營銷網點達到1700多家。
與此同時,吉爾達還積極參加國內外大型展會,建立健全該公司的“大外貿”營銷格局,在德國和美國舉行的國際鞋類展會上都收獲了不少訂單,在今年的廣交會上,吉爾達的納米功能空調鞋更是大放異彩,受到國內外客商的青睞,訂單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一半多。
吉爾達一位高管向本報記者表示,之所以這個“冬天”對于吉爾達不太“冷”,主要是靠高科技產品獲得了市場話語權。今年年初,吉爾達投入近百萬元的研制經費,對已經獲得22項國家專利的納米功能空調鞋進行再開發,又獲得了5項國家專利。
此外,吉爾達還投入上百萬元資金聘請專業機構進行市場調研,以此來完善他們的營銷策略,并構筑高質量的渠道網點,從而擴大品牌影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