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皮革皮具之都:完善軟環境幫中小企過冬
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中國制造業正經受一場嚴峻的考驗,一些地方甚至出現大批企業倒閉的現象。然而在廣州市花都區獅嶺鎮,這里的皮革皮具批發市場依然紅火,鎮區主要干道貨柜車、商務車依舊川流不息,生產企業依然忙著趕訂單。
金融危機凸現產業“環境優勢”
“今年獅嶺皮革皮具業出口同比增長30%。”獅嶺鎮徐偉新鎮長自豪地告訴記者,雖然獅嶺部分企業開工不足,但獅嶺的整體經濟發展平穩。
被稱作“中國皮具之都”的廣州花都區獅嶺鎮,是中國最大的皮具生產基地和原輔材料集散地之一。這里集聚了生產性企業6200余家,銷售性企業11000家,從業人員近30萬人,獅嶺皮革皮具交易總量全國第一。
獅嶺皮革皮具商會會長黃志生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獅嶺皮革皮具業形勢非常穩健,產值穩中有升。
中國最大民營制鞋企業奧康集團董事長王振滔介紹說:“在獅嶺投資建廠,是奧康集團發展重要的一步棋,實踐證明,這里投資環境是優越的,獅嶺的產業環境,及當地黨委政府為營造適合產業發展的許多新做法,都是其他地方不能比擬的。”
獅嶺既不產皮,也無制皮的歷史,而經過30年發展,這塊“無皮之地”成了“中國皮具之都”,并在今年的經濟危機沖擊中交出了優異答卷。獅嶺鎮皮革皮具產業的發展壯大和抗風險能力的增強,完全得益于當地黨委政府的積極引導,獅嶺的“軟環境”成為了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發動機。
“一個產業選在一個地方,其中一個核心標準,就是那一個地方黨政班子的前途命運和這個產業是密切掛鉤的。”這是獅嶺鎮黨委書記全泰源常和企業界人士談起如何選擇投資區域的肺腑之言。
據了解,從花都區委區政府到獅嶺鎮委鎮政府,為促進當地皮革皮具產業健康發展提供了全方位服務,把優化“軟環境”,作為黨委政府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重點工作來抓。
“在企業最需要我們的時候,要給他們信心”,全泰源書記告訴記者,鎮黨政領導班子建立了聯系企業制度,各級干部要下到企業里去,了解企業的困難和需求,給他們關懷和支持。
“通過上門談心,鼓勵他們繼續生產的勇氣和信心,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給企業發展的希望,這一點對企業很重要。”全書記感慨地說,“這比給他們現金扶持還有用,更具人性化,企業更需要來自當地黨委政府的溫暖與關懷”。
人才為產業升級提供強力支撐
經過30年發展,獅嶺皮革皮具產業從作坊式生產走向規模化、品牌化發展。產業要升級關鍵靠人才,為幫助當地企業提供人才支持,獅嶺鎮從普通技術工人培訓到高級專業人才引進,做了大量工作。
據《中國經濟周刊》了解,曾任廣州花都區委組織部副部長、區人事局局長的全泰源,自2007年12月底擔任獅嶺鎮黨委書記以來,在企業急需的高端人才引進方面大膽創新。成立全國首個皮革皮具產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投資2900萬元建立專業的皮具設計研究所,積極籌建國家級皮革皮具檢測中心。獅嶺皮革皮具產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的重點課題是結合關鍵技術難題,研究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贏的項目,工作站還將建立重點實驗室,博士后公寓等,以完善工作站的配套設施。
有了高端人才的支撐,及發達的皮革皮具產業為載體,獅嶺鎮的皮革皮具業“智囊團”也越建越多。近幾年,獅嶺先后建起了皮革皮具產業研發大樓,成立了獅嶺皮革皮具產業研究中心、索派皮具產業研究院、法國CTC獅嶺實驗室等科研機構,推動獅嶺從世界皮具的生產基地成長為創意基地、營銷基地、時尚潮流策源地和企業品牌集群中心。
在培訓產業技術工人上,獅嶺也積極行動。獅嶺在通過皮革皮具產業解決30多萬人的就業問題之后,還以多種方式提高從業人員的技術技能,促進產業的升級。
該鎮積極開展與北京皮革學校、廣州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等學校的合作,在獅嶺成立專科培訓學校,培訓生產一線的車位熟手和設計、出格等方面的人才。學校還免費給當地農民提供培訓服務,并邀請國內外的設計師前來作各種專題的講學。獅嶺籌建的皮革皮具設計研究所大力培養箱包設計等各類專業人才,為產業優化升級提供人才支撐和技術服務。
另外,獅嶺鎮還積極推進農村人才技能培訓和職業教育,在省內率先開展農村人才職稱評聘試點工作,培養當地農村人才,實現就地就業和充分就業,逐步達到皮革皮具基礎技能人才標準獅嶺制定的目標。
全泰源告訴記者:“國家興旺是每個人的責任,獅嶺皮具產業的發展事關三農問題,鎮委鎮政府共70名公務員為獅嶺30多萬人服務,我們都全力以赴。”
共同打造“中國皮具之都”品牌
在獅嶺目前的幾千家皮革皮具制造企業當中,以中小企業居多,所謂“滿天星星,月亮很少”。獅嶺皮革皮具的產業升級,成為一個迫在眉睫的任務。
“獅嶺制造必須要有自己的品牌,沒有品牌的產品,注定是低附加值、沒有定價權的產品。”鎮長徐偉新為尋求獅嶺皮革皮具業發展藥方,專程去浙江平湖、福建泉州等地的品牌制造業基地考察,為獅嶺確立了皮革皮具產業堅持走品牌帶動發展的道路。
為創造出更多大型品牌企業,獅嶺鎮通過制定和完善品牌梯隊培育方案,建立品牌建設檔案,引導并鼓勵企業加強品牌建設,不斷培育和壯大區域集群品牌。
獅嶺鎮還舉辦了每年一度的“中國(獅嶺)皮革皮具節及世界皮具產業高峰論壇”,擴大和提高獅嶺皮革皮具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使之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皮革皮具行業盛會。被譽為中國皮具行業“奧斯卡”的“‘真皮標志杯’中國皮具(箱包類)設計大獎賽”在同期舉辦,進一步展示了中國皮具設計師的創造力,有力地促進了皮具設計水平的提高。
以前,不少世界皮具知名品牌陸續進入獅嶺代工生產;現在,越來越多的獅嶺皮具企業開始制造自己設計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一些為國際品牌代工的企業,也正由OEM(委托制造)向ODM(委托設計制造)過渡。
在大力支持本地企業創品牌的同時,獅嶺鎮黨委政府還出臺一系列優惠措施,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品牌企業。目前,擁有中國皮具名牌產品稱號的“保蘭德集團”和2008北京奧運會皮具供應商、擁有中國馳名商標的“奧康集團”已經在獅嶺建廠,其分別投資規劃的保蘭德工業園和奧康工業園正在實施中,進一步鞏固了“中國皮具之都”的榮譽和地位。
獅嶺鎮委鎮政府還實施了“一村一品牌”創建工程,鼓勵各村企業使用統一商標。目前獅嶺鎮聯合村、益群村、合成村分別注冊了村級集體商標,這推動了獅嶺企業爭創品牌的積極性,逐步提升了村級品牌的知名度,也促進了產業的優化升級。
據悉,在政府支持的其他方面,為幫助企業解決資金問題,獅嶺鎮除了搭建銀企平臺,由鎮委鎮政府出面邀請幾大銀行與當地企業和六大商會、協會座談,以促進銀企合作的同時,還牽頭成立了中小企業信貸互助機構,為中小企業“放水養魚”、“輸血救命”。與中小企業共渡時艱,轉型升級。和諧平安的環境也是獅嶺經濟發展所必需的,為加強社會治安,獅嶺在全鎮街道、居民點安裝了3000多個視頻探頭,不斷完善城市建設的配套設施。優越的投資環境,使獅嶺的產業經濟發展走上了快車道。
全泰源說,“經濟的發展關鍵在于前瞻性的規劃。企業要聯合起來抱團發展,共同打造獅嶺‘中國皮具之都’這塊招牌。”
- 上一篇:12月狐貍皮行情發展分析
- 下一篇:以高質量黨建引領皮革行業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