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緊“冬練” 迎接“春天”
“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英國詩人雪萊的這句詩,曾溫暖鼓勵了無數身處逆境的人。溫家寶總理日前在珠三角考察時,以此激勵遭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企業,意味深長,情暖人心。
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給素以加工貿易著稱的珠三角地區帶來了寒冬般的感覺。記者近日在這里采訪時感到,外需下降、人民幣升值、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增加等多重壓力,疊加出嚴峻的生產經營環境,使珠三角眾多外貿企業正經歷著改革開放以來最嚴酷的考驗。
面對危機,不少企業選擇了堅守,把經受危機當作機遇。東莞華堅集團華寶鞋業有限公司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加工貿易企業,公司的美國訂單占85%,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可想而知。對此,該集團董事長卻說:“海外市場需求會下降,但需求一定會有的,經過行業洗牌,公司近來的訂單不減反增。我堅信,好的企業必將做大做強。”
面對危機,一些企業及時調整發展方向,增資擴產大力開拓國內市場。東莞南星塑膠有限公司歐美訂單有所下降,但這家企業老總說:“每個產品乘以13億,是個多么廣闊的市場前景啊!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
面對危機,珠三角地區各級政府紛紛表現出了“有為”的態度,為廣大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應對危機出謀劃策。東莞市委書記劉志庚說:“堅定推進轉型升級,東莞必將在陣痛中脫胎換骨,求得新生!”
經過30年改革開放的洗禮,珠三角地區已經積累了應對危機的堅實基礎,一些地方早在美國金融危機發生之前就邁出了轉型的步子。佛山市南海區去年就實施了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雄鷹計劃”,拿出大量資金重點幫扶200家有市場、有技術含量的民營企業。如今危機襲來,這些企業中已有不少顯示出新的活力。
“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以這樣樂觀的心態面對當前嚴峻的外部環境,寒冬正是強身健體的好時機。堅持自主創新、掌握核心技術的企業,在沖擊面前不僅能夠生存,而且可以在沖擊過后獲得更大的發展。
- 上一篇:國際運動品牌淹沒中國市場
- 下一篇:耐克CEO離任,中國品牌能得到什么啟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