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皮革等12行業備受考驗 訂單減少不均
在《浙商》記者調查的這12家企業中,今年1-9月份訂單相較上年同期,大部分出現下滑趨勢,降幅從5%—60%不等。值得注意的是,9月份的訂單,比起8月份呈現出了普降態勢。
席卷全球的金融風暴,讓本就處于嚴寒中的外貿企業再受考驗。
“情況比我預想的要糟糕。”10月15日下午3點左右,瑞安億邁電器有限公司總經理葉志銀淡淡的聲音從電話那端傳來。此時正是“2008廣交會”開幕第一天,葉離開自己的展位在一個樓梯間接受《浙商》記者的電話采訪。“沒關系。都快一天了,連個問詢的客商都沒有。”
而來自會展方的消息證實,來自歐美的客商驟減。此外,廣交會期間羊城、東莞的酒店預定量較往年下跌近兩成。
差不多同樣的時間里,在義烏小商品市場經營服裝輔料的商戶胡忠澤正收拾東西準備“打烊”。
“之前到5點鐘了還在忙碌,現在很慘,最近兩個月生意差了一半。”胡忠澤簡短的話語透著一絲無奈,眼下這場愈演愈烈的金融風暴,正把他的信心拖至谷底。
遇到同樣困境的不只葉志銀和胡忠澤。據海關統計數據顯示,1-9月,浙江全省出口總額1179億美元,增長24.3%,增幅低于去年同期4.9個百分點。
從《浙商》記者分別在杭州、寧波、溫州、臺州、義烏等地所做的外貿企業調查數據來看,“涉及紡織品、服裝、工藝品、皮革、五金、眼鏡、箱包等行業的12家被調查企業,其訂單不同程度地減少。他們中的大部分認為,出口衰退不可避免,已經出現苗頭(因為出口訂單的一定滯后性,有些行業表現還不是太顯著),并將在近一兩年內持續影響企業的生存狀況。
9月訂單普降
溫州騰旭服飾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生產、銷售服裝的大型服裝企業,其外貿銷量曾穩居該市行業前三。這樣的“領頭”企業,在2008年到來后,也備受環境影響。
“今年1-9月份的銷售額,較上年同期大概減少50%。”該企業董事長助理孟想告訴《浙商》記者,尤其是今年上半年,訂單“大幅度銳減”。
同樣“大幅度銳減”的,還有溫州真青光學有限公司的訂單。
“今年1—9月份的訂單相對上年同期,下降了70%。”真青公司主要生產高中低檔太陽鏡,出口方向為歐美等地,該公司總經理葉劍清自己也吃驚于這一降幅。在他的印象中,企業從未如此“艱難”。“自從上半年美國次貸危機之后,尤其是最近的金融風暴以來,來自美國的訂單一月少于一月。”
對美國市場的訂單下降,是幾乎所有出口企業的共同感受。
“今年美商的服裝訂單比去年同期少了1/3左右。”杭州吉雅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任建萍在接受《浙商》記者采訪時稱,尤其是低檔服裝的訂單量減少得較為明顯。“客戶都往越南、泰國尋找報價更低的供應商了。”
在浙江外貿重鎮義烏,這種壓力更是明顯。
“往年到了10月份圣誕產品的訂單基本全都出去了,今年其他市場還好,但美國很慘,訂單量少了一半。”義烏中圣圣誕工藝品有限公司主要生產和銷售各種中高檔圣誕樹、光纖樹、藤條、花環等,其總經理何松平自稱對美國金融危機以來外部需求驟然降低早有預感。
也正是因為這一預感,在今年開始,他逐漸轉向歐美市場。但是壓力同樣存在,由于今年以來圣誕工藝品的原材料——鋼材,成本增加了30%。何松平現在所能做的,只能是盡量壓低成本,簡化設計。
“2005年、2006年去美國參展的時候,一次單下來足夠該企業半年的生產計劃。去年5月份去參展的時候,只接了一個月到一個季度的生產計劃。”義烏的東方之星控股集團也感受到了美國客戶購買力的縮水。這家出口化妝品、飾品等消費品的企業,在“金九銀十”的旺季,生產車間的設備也難得地空閑了一部分。
事實上,在《浙商》記者調查的這12家企業中,今年1-9月份訂單相較上年同期,大部分出現下滑趨勢,降幅從5%—60%不等。值得注意的是,9月份的訂單比8月份呈現出了普降態勢。
“沒有一個出口(企業)不受影響,無非是多少而已。”被調查企業之一——寧波緣美紡織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峻表示。
而《浙商》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很多企業對訂單驟減閉口不談,對一些已經通過其他渠道證實了的損失,也極力否認,以至于堅決不填寫問卷。從這一角度來看,在被調查的這12家企業中,一些表達模糊的“變化不大”、“持平”等詞句,也多少透露著一些無奈。
消費品影響最大
美國金融危機嚴重挫傷了消費者的消費信心,在美國,每年從感恩節到圣誕節的一個月被稱作“假期黃金購物季”,美國零售商在這段時間的銷售額和利潤,幾乎占全年的一半。
但今年情況不同了,消費者們已經打定主意捂緊荷包,大大削減圣誕支出。
“這里的商店都在打折,但是店里生意還是冷冷清清。”10月12日,遠在美國的溫州人瞿先科通過電話向《浙商》記者描述著他看到的情形,“很多家庭都準備把圣誕的預算砍掉一半。”
海外消費需求的下降,國外零售商的壓力直接傳到了浙江的出口企業。從《浙商》記者調查的情況來看,紡織品、皮革、工藝品等消費品行業,受影響更大。調查顯示,在7家9月訂單下降企業中,清一色都是屬于消費品生產銷售企業。
“我們是一家銷售公司,主要出口產品有鞋類、服裝、皮革制品、太陽眼鏡、文體用品、刀具等。從行業來看,消費品訂單下降的比例要高很多。”溫州新世紀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一位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向《浙商》記者表示,9月份鞋革等日常消費產品的出口額較上月下降了5%,而其他一些行業則下降了1—2%。
整體而言,9月與8月相比訂單減少了10%-15%的,基本都屬于消費品行業,其中太陽鏡行業、打火機行業等降幅更多;加上利潤攤薄、回款風險大,企業開工生產意愿下滑。
“現在本該是訂單旺季,但減少量非常明顯。”溫州金可光學有限公司負責人熊伙榮告訴《浙商》記者,最近一段時間他都在上海,都沒怎么在公司了。“在溫州也沒什么具體要做的,還不如跑到上海來找找訂單。”
除了消費品購買力縮水,還有一點很明顯,那就是國外進口商在價格上非常敏感。
“他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低價采購。而我們浙江出口企業受原材料上漲、勞動力成本上漲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利潤被大量吞噬,但是美國進口商并不愿意加價。”杭州的一位禮品商蕭先生稱,這讓自己很苦惱。
寧波緣美紡織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峻也表示,國外客人對質量特別“挑刺”,要求更嚴,要求打折的現象很明顯。
違約案例飆升
美國金融危機已經影響到了一些實體企業,這些遇到資金周轉困難的企業,借機轉嫁風險,以破產為由拖欠貨款,或不還款、拒付款,這讓出口大省浙江的一些出口企業很受傷。
“我們的一個會員就遭遇了這種無賴行經。”10月11日,中國貿促會浙江分會法律部副部長馬賽向《浙商》記者透露,一個半月前,浙江國際商會(浙江貿促分會隸屬機構)的一個會員企業,依照合同將價值數百萬美元的貨物運抵澳大利亞港口。但一星期之后,他等到的不是客戶的匯款單,而是一封告知信。
該告知信稱,由于出現資金周轉困難,暫時不能完成與該會員企業的訂單合同,其已發至澳大利亞的貨物,請自行運回,費用自行承擔。
“這事情交涉了一個來月,到現在還沒解決。一個月的滯港費都要一大筆費用,還要加上運輸費,該會員企業已經基本放棄這批貨了。”馬賽告訴《浙商》記者,最近兩個月以來,浙江貿促分會接到不少會員的電話,很多都是類似的國外客戶違約事件。
相對于“拒絕提貨”,拖欠貨款的違約更讓浙江企業感到無奈。記者接觸的企業反饋顯示,目前出口企業應收賬款風險明顯加大;其中,美國進口商為緩解資金壓力,紛紛要求延長付款期限,從以往的2-3個月延長到現在的4-5個月。這對原本生存困難的外貿企業打擊嚴重。
“1-9月,浙江受理全部報損案件近300起,金額近5000萬美元,其中涉美的報損73起,金額1800萬美元左右。而在去年同期,浙江受理的涉美案件是42起,涉案金額為980萬美元左右。”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浙江分公司總經理助理楊憶告訴《浙商》記者,平湖市的箱包行業,因為外方違約,直接經濟損失已高達9000多萬元。
據本刊的這次問卷調查顯示,溫州真青光學有限公司今年的壞賬率提高了兩倍;杭州海可進出口有限公司和溫州的一家刀叉生產企業,在今年的下半年,出現了第一筆壞賬……
“我們目前還沒有出現壞賬,但是對潛在的風險很擔心。”杭州吉雅進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長任建萍向《浙商》記者表示,她現在擔心的是,美國金融危機是否會影響歐洲銀行,換言之,歐洲客戶的信用度是否牢靠。
可見,即使是還沒出現壞賬,一些出口企業,也對比已經有了深重的危機感。
在線咨詢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 上一篇:石獅輔料企業“造”出鋁合金新產品
- 下一篇:以高質量黨建引領皮革行業高質量發展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