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鞋院:小鞋匠有大本事
“醫鞋院”取諧音“醫學院”,這店該不是忽悠人的吧?老板老李直言:“說白了,就是擦鞋修鞋,再深入一點,就是價錢收貴一點、項目多一點、環境好一點、技術高一點。”
為了吸引眾人眼球,他便將這家位于東泰大道中的小店搖身一變,成了鞋的醫院了,跟路邊攤檔的擦鞋仔相比,老李的身份一下子就變得尊貴起來。 “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沒想到,即使比人家多收一點錢,還是有很多人前來問津。
花錢偷師成功
老李是河北人,頭發微禿。人說30歲是人生事業金錢開始逐步入賬的年齡,老李30歲那年卻在街上因找不到工作而到處瞎逛。
一天,他在廣州街頭見到一個老師傅在幫人擦鞋修鞋,隨便三兩下工夫,就有十幾元進賬,且做工非常精巧,他便蹲在那里與老師傅聊了幾天,邊聊邊偷師,老師傅見到這個小伙子挺熱心,索性將自己的私房技藝傾囊相授。老李說:“做一個擦鞋仔很容易,但我的想法可不是這么簡單。”
老李在網上看到擦鞋界老大廣州偉邦、北京翰皇的老總幾年前也是一個擦鞋仔,現在卻擁有上千家連鎖店,于是他揣著擦鞋賺的幾千元跑到這些連鎖店泡了幾個月,就看人家怎么服務,怎么擦鞋。他甚至買一雙新鞋子,把它弄爛,將鞋子送到這些店去修,在他面前,師傅將整個過程,包括如何使用機器設備等,都給他演示了一遍,他一下子就記熟了,之后便跑到東莞開起這家小店。
欲擒故縱引客
小區內一業主買了雙皮鞋3000元,鞋底被磨損了,在路邊找了很多補鞋攤都說沒法修了,覺得扔了怪可惜。見老李在小區內開起一家醫鞋院,名字倒是奇特,卻不知道效果如何,索性死馬當活馬醫。
老李見狀,馬上掏出自己的私房貨——“鞋美容機”,機器一按、一壓、一磨,新鞋底在膠水的幫助下緊貼在一起,再將鞋子放在“鞋美容機”下面匹配的烘干機,開至110℃,在高溫下膠水完全穩固。一雙鞋在他的醫治下起死回生,該客見此,索性掏出100大元。老李還是拿出50元還給人家,老李笑笑,成本才10元多,自己已經純賺了40元。老李還說:“鞋底3年內再壞,只要此店還在,我雙倍價錢奉還。”
這一“欲擒故縱”的招數,老李說是從《孫子兵法》中學來,老李說:“不多賺他50元,下次鞋子有事還會來找我。”一天賺多少錢?老李拍拍胸脯,少說兩百元,開此店需多少錢?老李說鋪租千把,設備幾千元,加起來不足一萬元。
小店還會喊口號
記者看一下老李的價格表,擦鞋5元,翻新改色50元,天啊!這可不是個小數目。再看看整個擦鞋過程,只需三五分鐘就搞定,與一般路邊攤沒有什么兩樣,接下來就顯出不同了,只見他小腿按摩、足部保健,手法純熟,看來是經過專業培訓。
老李不無得意地對記者說:“這些是從書本上學來的,起初就是拿自己的腳當試驗品。”
這“醫鞋院”雖只有十幾平方米,卻還有一套詩意性的口號,“鞋,人的第二張臉”,與品位扯上了;“鞋醫院,為您揮去灰塵,洗新革面”,服務到家了。看來不狠狠撈一把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