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作“取款機” 企業轉型內銷
在華爾街金融風暴波及下,美國人的消費指數達到了最低點。國內外貿型企業不僅喪失大筆訂單,越來越多的貨款也被拖欠。
有業界人士表示,在金融危機下,外商自身也很難在當地銀行融到資金。在賒賬的付款模式下,甚至有企業拿到供應商的貨物后就宣布破產。中國企業送去的產品成了他們的資產,但中國廠商又無法優先追償。
僅僅今年前五個月,中國對美國的出口總額就達955億美元,按出口信用擔保機構計算出的3.3%的壞賬率計算,損失金額超過了30億美元。在這樣的情形下,甚至有媒體把中國企業稱為外商的“取款機”。
面對外貿的嚴峻形勢,不少企業不得不痛下決心:轉型內銷。
值得欣慰的是,有一部分晉江外向型企業,提前幾年就轉身介入國內市場,當大風暴來臨時,能夠得以安然度過。嘉利兒童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許清海就告訴記者,兩三年前,外貿難度加大、利潤減薄,他的企業就開始嘗試國內市場,雖然這當中的過程并不十分順利,也曾遭遇挫折,但畢竟現在他們的產品已經在國內市場初步打開了局面。所以現在即使在外貿業務上也有遭受損失,但是他并不十分擔心。
“危機帶來機遇。我們要把眼光放長遠,才能把握自己的命運!庇袠I界人士向記者表示,我們也要看到未來三五年的大勢,才能把握好當下。
- 上一篇:服裝業今年將完成34項標準
- 下一篇:離職前起貪念 盜竊產品鞋被批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