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市重獎合成革等制造業科技創新功臣
3號,市委、市政府召開科技創新暨工業轉型升級大會。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邵占維在會上指出,推進科技創新和工業轉型升級,既是適應當前宏觀發展環境深刻變化、再創區域競爭新優勢、實現溫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重大舉措,也是溫州民營企業整合提升、做強做大、再創輝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
市委副書記、市長趙一德就今后一段時期全市科技創新和工業轉型升級作了工作部署。市四套班子領導包哲東、朱賢良、葛益平、錢成良、孟建新、徐育斐等出席會議。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徐紀平主持會議。
會上,樂清市,華潤、華峰和市合成革商會的負責人作了表態發言。會議還表彰一批科技創新先進單位和先進集體。
溫州要建設成為
先進制造業基地
根據會議部署,今后一個時期,推進我市科技創新和工業轉型升級的總體要求是著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著力推進工業結構調整,著力促進發展方式轉變,不斷增強工業經濟綜合實力、國際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努力把溫州建設成為先進制造業基地,走出一條具有溫州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具體實施《溫州市優勢特色產業科技提升行動計劃》和溫州市十大行業轉型升級行動,在加快推進科技創新、產業結構創新、企業制度創新、市場創新、發展模式創新、發展平臺創新、文化創新等七個方面,促進工業經濟轉型升級。
邵占維說,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經濟轉型升級,是關系溫州科學發展全局的一項緊迫而重大的戰略任務。完成這一戰略任務,內源動力是科技創新,著力點和重要突破口在于工業轉型升級。從溫州情況看,推進科技創新和工業轉型升級勢在必行、時機成熟、充滿希望。各地各有關部門和廣大企業一定要統一思想,堅定信心,扎實推進這項工作,促進溫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倒逼淘汰“三高”
扶持發展“兩高”
邵占維指出,要突出重點、抓住關鍵,扎實推進我市科技創新和工業轉型升級工作。要加快企業整合提升,大力推進特色優勢產業的產業鏈整合提升和龍頭企業做強做大,大力發展附加值和科技含量高的成長型企業,切實抓好科技型企業回歸工作,積極發展文化創意、科技服務、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要優化空間布局,以沿海產業帶建設為總抓手,加快民科基地建設,加快中心城區和重鎮“退二進三”步伐,為產業和城市的發展開辟新空間。要強化動力支撐,加強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加強關鍵共性技術攻關,推進基礎性產業的技術創新,構建以應用開發為特色的區域創新體系。要推動項目落實,運用“倒逼”機制限制淘汰高能耗、高污染、高消耗的產業,大力扶持發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產業,努力創造條件推進項目落地。
邵占維強調,要優化服務,抓具體、抓深化,幫助企業解決在科技創新、轉型升級過程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切實發揮好政府的推動和引導作用。要在用地審批、資金支持、激勵考核等方面做好保障,切實發揮好政策的導向作用。
創新是關鍵之舉
轉型是必由之路
趙一德指出,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和工業轉型升級,已成為我市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關鍵之舉和必由之路。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圍繞加快推進科技創新,切實抓好一批新產品開發、一批科技龍頭企業培育、一批關鍵共性技術突破和一批重大技改項目實施,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要加快推進產業結構創新,實施特色優勢產業科技提升行動計劃,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興產業,加快推進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的融合發展,增強產業競爭能力。要加快推進企業制度創新,積極推動企業整合重組,大力發展資本經營,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增強企業發展活力。要加快推進市場創新,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注重開拓國內市場,努力創新營銷方式,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增強市場拓展能力。要加快推進發展模式創新,加強環境治理,走清潔生產、集約利用和循環經濟的路子,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要加快推進發展平臺創新,加強產業集聚平臺、公共服務平臺、融資平臺等建設,增強要素支撐能力。同時,加快推進企業文化創新,增強文化軟實力。
記者尤海峰夏晶瑩
根據溫委發〔2006〕86號市委、市政府《關于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建設科技強市和創新型城市的若干意見》的規定,市委、市政府決定,對以下科技創新工作進行表彰獎勵。
一、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獲獎項目:“Leber遺傳性視神經病研究”,獲得者:溫州醫學院瞿佳、管敏鑫、周翔天等,獎勵金額:
10萬元。
二、第十屆中國專利獎優秀獎,獲獎發明專利:具有反接線保護功能的接地故障斷路器,獲得者:通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獎勵金額:
10萬元。
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獲獎單位:正泰集團,獎勵金額:200萬元。
四、2007年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獲獎企業共18家,每家獎勵50萬元。
春風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迦南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良精集團閥門有限公司
瑞明集團有限公司
特福隆集團有限公司
挺宇集團有限公司
溫州瑞氣空分設備有限公司
溫州鑫雅精細化工有限公司
浙江佰通防腐設備有限公司
浙江誠意藥業有限公司
浙江東風化工有限公司
浙江東風塑料機械廠
浙江工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浙江康泰電氣有限公司
浙江三星機電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石化閥門有限公司
浙江天信儀表有限公司
浙江星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五、浙江省第三批科技強區,獲獎單位:鹿城區、龍灣區、甌海區,獎勵金額:各50萬元。
六、溫州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獎勵5萬元,獲獎項目與完成人:
●LLQZ系列氣體智能羅茨流量計(浙江蒼南儀表廠,殷興景、林景殿、章圣意、林新霞、陳先嶺)
●噴淋殺菌隧道(溫州市天宇輕工機械有限公司,項建勝、張亮、陳久文、王曉春、楊水花、周楊、周泉德、施和平、朱榮華)
●耐高溫耐擦真空噴鋁轉移紙(溫州市金龍紙業有限公司,劉心詳、范君琦、張學仁、劉權)
●優質、多抗雜交晚稻新組合選育和產業化(溫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盧華金、張宏化、楊文清、馬國華、阮柏苗、張躍飛、趙旭鋒、徐秀如、荀飛瓊)
●小腦橋腦角腦膜瘤分型及面聽神經保留的臨床研究(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北京復興三博腦科醫院,吳哲褒、諸葛啟釧、吳近森、鄭偉明、余震、蘇志鵬、賀崇欣、包純純、譚顯西)
七、2007年度溫州市科技進步與人才目標考核先進單位
一等獎:樂清市、永嘉縣二等獎:龍灣區、甌海區、文成縣、平陽縣
- 上一篇:發展支柱產業 推進合成革制造業基地建設
- 下一篇:以高質量黨建引領皮革行業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