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皮革鞋業組織聚首廣州 共謀應對危機
11月3日,籍廣交會第三期東風及廣州國際(秋季)鞋類展,廣州皮革、鞋材、箱包配飾展開幕之機,來自全國各地的皮革鞋業商(協)會,港澳臺地區和東南亞各國的鞋業商會機構匯聚廣州,參加首屆“中國國際皮革鞋業界英雄會”,共同探討如何應對國際金融海嘯對制鞋業帶來的全球性危機及中國制鞋業如何“過冬”和可持續發展。
自1978年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10年來,中國皮革和制鞋業發展迅速。目前有生產企業3萬余家,直接從業人員達400余萬,各類鞋產量100多億雙。多年以來,中國一直是全球最大的鞋類生產國和出口國。2007年,中國成品鞋出口241.37億美元,約占世界鞋類出口總額的36%;出口數量81.77億雙,約占全球出口總量的73%.中國皮革和制鞋業已經在廣東(珠三角)、浙江(溫州)、福建(晉江)、四川(成都)、及重慶等地形成了集原料、研發、生產、銷售等比較完整的產業群。中國鞋類品種多樣、質量上乘、價格低廉,在國際鞋類市場上已經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目前中國制鞋業正面臨著來自國際、國內的新挑戰。今年以來,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就明顯地在以制鞋業為代表的勞動密集型制造業上體現出來。據統計,今年1-9月,中國成品鞋出口數量62.7億雙,同比下降2.76%,出口金額209.6億美元,同比增長14.2%,增長速度放緩。
中國輕工聯合會副會長、中國皮革協會名譽理事長徐永表示,“轉型升級”、延伸產業附加值,從“危難”中尋找“商機”。首先要加大自主創新力度,加快技術改造和創新,積極引進和培養高素質的技術創新人才,引導企業運用高新技術和現代適用技術改造重點工藝,提高制造水平。其次要實施名牌帶動戰略,提高產品質量和檔次。強化環保,促進皮革制鞋業持續健康發展,逐步淘汰嚴重污染環境的落后工藝,確保所有的制革企業污染物排放達到國家或地方規定的標準。
廣東省鞋材行業協會會長劉穗龍表示,對于鞋材產業來說,“世界鞋業看廣東,廣東鞋材遍全球”是業界人士對廣東鞋材行業的高度評價和廣泛共識。廣東作為世界成品鞋及鞋材的主要生產基地,在全球鞋業界中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廣東鞋材業的生產和市場流通的繁榮,極大地促進了廣東制鞋業的發展,也帶動了全國各大鞋業生產基地鞋材市場的發展,廣東鞋材不僅是廣東鞋業的“火車頭”,也是全國甚至已成為世界鞋業的“風向標”。
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提高,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步伐的不斷加快,制鞋業世界性的融合與合作將進一步提速,當然競爭也會空前的激烈,廣東制鞋業在鞏固自己優勢基礎上進一步邁向世界化、國際化,有助于廣東整個鞋行業的發展,樹立品牌、科學管理、合理運作,努力加大參與世界交流合作的力度,努力提升珠三角制鞋業在世界上實力形象,努力打造廣東皮革鞋業這一世界品牌。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副總編輯丘克軍表示,《中外鞋訊》雜志創刊10周年了,推出了資訊刊和《SHOES時尚》刊,成為中外鞋業界的強勢媒體和業界的知心朋友。為中外皮革鞋業界增加了一個信息交流的平臺。
廣東德納展覽公司總經理陳西強表示,今天也是廣州皮革、鞋材、箱包配飾展開幕日,為給皮革、鞋材、箱包配飾企業提供一個真正的國際貿易平臺,組委會精心策劃了此次展覽。是繼“中國(溫州)國際皮革展覽會”、“國際鞋類制造技術及材料展覽會”、“中國廣州鞋業展覽會”之后,在廣州成功推出的又一高標準、高定位專業品牌展。展會在廣州舉辦,不僅依托同期同地廣交會的數十萬買家及展商資源,更是基于強大組織機構在行業內的資深背景和十幾載鞋業、皮革業的歷史積淀。
據了解,本次“中國國際皮革鞋業界英雄會”是由廣東省鞋材行業協會、《中外鞋訊》雜志社、廣州市新濠畔鞋材皮革五金批發廣場有限公司、廣東德納展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
本屆“英雄會”還對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為中國制鞋業發展作出杰出貢獻的“中國鞋業十大杰出人物”舉行了頒獎,同時還舉行了廣東鞋業知名時尚品牌2009流行趨勢發布會,知名品牌百麗、萊思麗、FontunPeople、皮匠世家及比莉華等在現場展示了下一季鞋業時尚流行潮流。
- 上一篇:廣東皮革制鞋業領軍時尚新潮
- 下一篇:以高質量黨建引領皮革行業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