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6家皮革加工企業倒閉原因分析
今年以來,我市有49家民企突然關閉,41名企業主“出走”。是企業生存無望,還是另有原因?來自工商部門的一份調研顯示,資金鏈斷裂、盲目擴規模、抗壓能力弱是這些企業主“出走”的主因。
41名企業主“出走”背后
“這些企業是實在挺不過去了。”昨天,平湖一家服裝企業負責人對嘉興41名企業主“出走”這樣表示。他認為,在宏觀經濟調控背景下,一些企業“關門走人”實屬無奈。
今年我市范圍內突然關閉的49家民營企業中,服裝服飾29家、皮革加工6家、箱包制造5家。有關人士指出,這些企業中,不少是租用他人的廠房和設備從事生產,而往往“雙租企業”由于其本身固定資產少、資金薄弱、利潤空間小、抵御市場風險能力低,最容易出現拖欠職工工資、獎金或將職工工資、獎金移作他用等行為,甚至欠薪逃逸。
據分析,目前導致企業突然關閉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企業盲目對外投資,因外部環境變化,市場行情不好,資金回收困難引起資金鏈斷裂,從而導致企業倒閉。二是企業盲目擴大規模,受用工荒的影響,無法招收到熟練工人,生產不能保證,使投資無法產生效益,拖欠供貨方和被委托加工方的加工費無法支付等,為逃避責任,企業主選擇突然關閉和消失。如某服裝企業近期由于“工頭”罷工帶走了大部分工人,曾經擁有350人的公司現在僅剩不到90人,開工人數嚴重不足。三是企業拆借高利貸,引起企業資金鏈斷裂從而導致公司關閉。
原因背后的原因
采訪中,一家企業的員工告訴記者,老板如果只為了賺錢,忽視對員工福利保障和生活關愛,員工也不會忠誠企業。“我們的工資延遲發放現象十分嚴重,工作業績得不到及時反饋。老板每天見不到人,不知道忙些什么。”不少員工反映,在這樣的公司里沒有歸屬感。
企業主素質低,導致一些企業難以在市場競爭中取勝。調查顯示,這些“出走”的企業主文化程度普遍不高,除了6人是大專以上學歷外,其余只是高中學歷,有的經營者往往憑著經驗和規矩進行管理,忽視引入現代企業管理模式。
“作為傳統的勞動密集型企業,他們走的是低價擴張、以量取勝的發展模式,價格低、利潤薄,使得產品在設計創新、品牌建設方面缺乏必要的投入,導致企業只能在低檔市場上求生存或為他人做加工,風險自然加大。”嘉興學院一名專家指出,被動性經營的企業如今利潤空間越來越小,市場稍有波動就會受到沖擊。
“49家企業突然關閉,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內部因素,但所暴露出來的問題值得深思。”有關人士指出,這些問題所引發的“后遺癥”不容忽視,而如何讓那些遭遇困難的企業渡過難關,還需進一步破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