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發展趨勢預測與中國鞋業產業應對策略

論壇的主辦單位之一、中國輕工工藝品進出口商會的秘書長王穎
王穎:尊敬的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首先,請允許我代表中國輕工工藝品進出口商會對到會的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
按照組委會的要求,我準備講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中國鞋業發展現狀 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鞋類制造業抓住國際產業轉移的良機,迅速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鞋類生產國和出口國。目前,我國鞋類年產量超過100億雙,帶動就業400多萬人,年產量已占到全球總產量的一半以上,已形成從研發設計、成品加工到營銷的完整產業鏈,成為我國輕工行業的重要支柱產業。2007年,我國成品鞋出口241.37億美元,約占世界鞋類出口總額的36%;出口數量81.77億雙,約占全球出口總量的73%。 今年1-9月,我國成品鞋出口數量62.7億雙,同比下降2.76%,出口金額209.6億美元,同比增長14.2%。 我國鞋的出口市場主要是美國,2007年對美國出口占總額的32.5%,歐盟占18.5%,俄羅斯占7.2%,日本占6.9%,香港占5.2%。 我國鞋業生產、出口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省市,近年由于經濟結構的調整,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已出現向中、西部轉移的趨勢。 我國鞋業已經在廣東(東莞)、福建(晉江)、四川(成都)、及重慶等地形成了集原料、研發、生產、銷售等比較完整的產業群。我國鞋類品種多樣、質量上乘、價格低廉,在國際鞋類市場上已經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但是,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國鞋業在快速發展中存在著諸如:生產企業規模較小,行業意識不強;出口增長以數量為主、整體利潤率低;出口市場過于集中,易引發貿易摩擦;國內市場不規范、營銷方式落后等一系列的問題。今年4-7月,我會在東莞、溫州、泉州、莆田等地調研時,企業普遍反應,中國鞋業發展20多年來,從未經歷過現在這樣的困境,有些小企業支撐不住停產、倒閉;有些大企業轉戰地產、制藥、物流等其他產業,通過產業多元化化解風險;大部分中等規模的企業表示,今年不是求發展而是求生存,通過裁員、縮減規模等來經營控制風險,希望熬過難關。幾地的企業都反應,如果這種形勢持續到年底,將會有一批中等規模的企業面臨倒閉。 據亞洲鞋業統計,廣東東莞、惠州等周邊地區,近1000家鞋廠及相關配套企業,或主動歇業倒閉或被法院查封或外遷其他地區;據溫州鞋業協會調查,今年2月以來,對371家制鞋企業進行調查,未開工企業32家,已關停52家,欠債外逃14家,占調查企業的34.1%;據福建莆田工商局統計,莆田地區有近百家企業倒閉。有些企業干脆關廠逃走,欠下工人工資及外包商、材料供應商的債務,造成很多社會問題。 隨著金融危機在全球的連鎖反應以及對實體經濟可能帶來的影響和破壞,使我國產業中存在的問題集中顯露和爆發出來,我國制鞋業進入了20多年高速發展后的"嚴冬"。
二、2008年,我國鞋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但嚴冬過后必然還是春天。 我國鞋業面臨著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國際上,反傾銷等貿易保護措施頻發,國際經濟、貿易環境日益惡化;國內,企業面臨著人民幣升值、勞動力成本上升、原材料價格上漲、退稅率下調、加工貿易政策調整等一系列的問題以及產業結構中深層次問題和矛盾都影響和制約著鞋類出口。隨著金融危機向實體經濟的蔓延,包括制鞋業在內的各行各業都將面臨嚴峻的挑戰,共度"寒冬",產業將面臨重新洗牌并再次發展。 面對如此嚴峻的經濟、貿易形勢,更需要我們全行業共同努力,推動行業加快轉變貿易增長方式,引導企業加快培育核心競爭力和自主品牌,提升我國鞋業整體水平。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商會希望通過一些切實有效的工作,逐步凝聚行業力量,加強行業的協調服務功能,共同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推動行業健康發展。下面我想就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與大家交流。
(一)繼續加強行業間的合作與交流,推動中國鞋業組織聯席會機制,共商中國鞋業發展大計。 去年8月24日,在我會和香港鞋業商會共同倡議下,國內主要的13家鞋業商協會在北京聯合簽署了成立"中國鞋業組織聯席會"的協議書。聯席會旨在凝聚行業力量,推動中國鞋業的共同發展,共同商議、解決行業中出現的問題,提升中國鞋業的核心競爭力。聯席會成立后,除了加強聯席會成員間日常的交流與溝通外,還將就行業的熱點、焦點問題,共同商議解決,具體如下: 1、共同應對反傾銷等國際貿易摩擦; 2、充分發揮行業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積極向政府反映鞋業界的訴求,為行業、企業爭取更多的政府支持。目前,我們正在與浙江溫州、廣東、福建、四川等主要產地的鞋業商協會共同向政府反應鞋業面臨的困難,建議政府上調鞋類出口退稅率。 3、昨天,我們與香港鞋業商會、臺灣制鞋行業公會、東莞鞋業商會、泉州鞋業商會、莆田鞋業協會及雅式展覽公司、杜塞爾多夫展覽公司等一起,就退稅對制鞋業的影響、如何幫助中小企業開拓內銷市場等問題進行了討論,各家都表示大家應齊心協力發揮各自的優勢為中小企業,其實也是為我們業界的每一份子提供更好的發展平臺,保住我國制鞋業的競爭力,爭取行業再發展的寶貴時間和機會。 總之,越是在困難的時候,越是需要我們團結一致,凝聚行業力量,為我國的制鞋企業爭取有利的貿易發展環境。我想,這是我們行業義不容辭的責任。
(二)歐盟對華皮鞋反傾銷復審 2008年10月,歐盟皮鞋案2年期滿,10月3日,歐委會接受歐盟生產商申請,立案對原產于中國和越南的皮鞋進行日落復審調查。 我會將一如既往地配合政府做好相關復審的應對工作。在聯席會工作機制下,與各成員共同引導、組織更多的企業積極參與應訴,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代表行業積極向政府反映行業的呼聲和訴求,為政府獻計獻策;同時加強與歐洲鞋業組織的交流與合作,化解矛盾、減小摩擦。總之,面對歐盟日益嚴重的貿易保護主義,我們中國業界應聯合起來,堅決捍衛我們的權利。
(三)《出口鞋類質量安全手冊》 為提高我國鞋類出口的整體質量水平,適應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地區)對鞋類日益嚴格的質量安全、生態環境標準,避免類似意大利惡意炒作"中國鞋有毒"等事件的發生,我會在商務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檢驗監管司的支持指導下,與我國權威研究機構-國家鞋類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合作,并充分利用中國鞋類出口技術研發中心及鞋類專家委員會的作用,編寫了《出口鞋類質量安全手冊》。 為使更多的企業了解相關質量安全標準法規,引導我國企業增強出口質量安全意識,我會將于11月2日,在104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期間,舉辦"《出口鞋類質量安全手冊》免費發放新聞發布會"。今后,我們將根據國際市場變化及企業需求,在更廣泛聽取行業、專家、學者的意見建議基礎上,不斷完善和推進此類信息服務工作。
(四)與權威機構合作舉辦2009中國鞋履設計大獎賽 舉辦2009中國鞋履設計大獎賽,旨在高起點地打造未來中國乃至亞太地區最具影響力的鞋履設計比賽,以其高度的專業性、權威性、國際化程度在中國為企業及鞋履設計師建立一個設計與創新能力展示、競技和相互交流的高水平平臺,并借此推動中國鞋履產業設計和創新能力的提升,推動我國鞋類自主設計研發,提高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總之,我們商會希望通過上述工作,進一步加強行業凝聚力,聯合業界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共同推動鞋業轉變貿易增長方式,提高出口質量和效益,逐步形成一批有一定影響的自主品牌,提高中國鞋業國際競爭力,重樹中國鞋業整體形象。尤其是在今年的嚴峻形勢下,我們全行業更要聯合起來,共度"寒冬",積蓄力量,再次騰飛!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