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鞋企奧康:注重實效逐一著地
這是溫州市區最為繁華的商業街——五馬街,在號稱中國鞋業品牌大本營的溫州,從這里可以明顯感受到各大鞋企之間的競爭。當你還在為選擇紅蜻蜓、康奈抑或其他品牌而猶豫不決時,身著奧運T恤的奧康導購員會非常“專業”地告訴你:“我們是北京奧運會的贊助商——連奧運會禮儀小姐穿的鞋子都是我們生產的。”
這樣的場面不僅僅只發生在溫州,經過特別培訓的奧康銷售人員,正在全國各地發起奧運營銷的“落地”之戰。
品牌起飛
事實上,奧康是最后一家拿到奧運入場券的贊助商企業,這也意味著其錯失了很多寶貴的營銷時間。相比可口可樂邀請劉翔代言、聯想一口氣簽下11位奧運冠軍,當時的奧康想得最多的是,一個來自皮具業的品牌該如何確定自己的線路,并用最短的時間超越對手?
“起初的設想,是為每位奧運冠軍打造一雙純金鞋。”奧康品牌規劃中心總監羅會榕告訴記者,“但這一做法似乎并未贏得奧組委的青睞。”事實上,奧運冠軍們普遍看重自己的社會形象,對商業味太濃的社會活動存在回避心理。
緊急策劃會從中午一直開到凌晨兩點,策劃人員激烈討論,總裁王振滔邊思考邊等待。“奧運成就冠軍夢想”的營銷主線浮出水面的時候,搞營銷出身的王振滔變得興奮起來——“公益+體育+奧運”正是奧康的突破點,事實上公益路線也打消了奧運冠軍們的顧慮。于是,一場場由奧康出資替冠軍們圓自己的公益夢想的活動拉開帷幕。
2007年6月,中國兒童慈善日。奧運射擊冠軍楊凌現身北京同仁醫院,接下來的一年,他將幫助30~40名白內障兒童重見光明。諸如此類的“高敏北京體育大學貧困地區體育支教獎學金”、“王軍霞成都萬人長跑”等六大圓夢計劃,開始在全國推進。
“田亮重返跳臺愛心一跳”能夠集中說明“圓夢計劃”的實效。首先,這場公關推廣涵蓋了優質新聞所必須的要素:諸如田亮能否回歸國家隊、是否代表中國香港隊參賽,以及他的緋聞和婚姻,都使他處于媒體的關注。加上愛心一跳只為捐助愛心病房的善舉,更使得該活動橫跨社會新聞、財經報道、體育娛樂新聞三大傳播平臺,最后借助公關公司的推進,圓夢事件得到全國近100多家媒體報道關注,形成連綿不絕的營銷氣勢。
此外,“愛心一跳”通過網絡的前期造勢,配合西安線下活動形成地毯式的推廣,極大促進了奧康在區域市場的品牌影響力。
奧康氣魄十足的“公益”營銷,讓眾多贊助商刮目相看。隨著2007年末劉翔出任奧康圓夢大使,以及2008年初在央視舉辦的“十大奧運名將獻愛心活動”塵埃落定,奧康高舉高打的前期推廣圓滿收官。
值得一提的是,在王振滔“大手筆”的奧運營銷中,僅公益廣告投放以及部分相關奧運公益事業的預算就達到了7000萬元。
“同樣都是奧運的贊助商,有的企業除了在企業的logo旁邊多了一個奧運會的標志外,我們沒有看到有什么特別大的動作。甚至有的企業,我在逛商場時才會發現它奧運贊助商的痕跡。”著名策劃專家陳放對這些大型企業浪費“奧運會入場券”感到惋惜。
營銷落地
2008年,伴隨奧運會的步步逼近,奧康的營銷重點轉化為:如何讓高舉高打的營銷氣勢“落地”為銷量提升。
2008年4~8月,圣火傳遞使舉國上下逐城歡動,“奧康奧運季”的推出,便是一個非常應景的終端“落地”之舉。為了達到鼓動的傳播意圖,奧運季以喜慶、激情為基調,穿插其間的活動包括:“穿奧康,贏門票”劉翔助威團全國征選、全面推出“翔系列”高端皮鞋等。
在此過程中,除了在傳統媒體投放廣告,但凡具備傳播功能的渠道,諸如路牌、鞋盒等都被廣泛運用,奧康搭建起一張從空中到地面的密集傳播網。而此時,奧康在全國3000多家門店也已換裝完畢,通過對海報、櫥窗等的精心布置,奧康專賣店如同一個個明亮的奧運體驗館。
為了進一步點燃區域市場的奧運季活動,6~7月奧康策劃了以“助威劉翔,你最響亮”的分貝挑戰賽。活動以城市中心現場搭臺,群眾通過高喊“為中國加油,為劉翔加油”的口號,最高分貝者即招入劉翔助威團,同時獲得奧運門票一張。此計劃在溫州一戰打響,隨后輾轉長沙、上海、武漢等九個城市,有效帶動了門店銷售額。
與此同時,奧康開始利用奧運因子進行品牌升級及企業內部改造,除了推出“翔系列”的限量版高端皮鞋,各種旨在提高奧康形象的員工培訓以及質量標準也相繼細化。
采訪時,奧康品牌規劃中心總監羅會榕剛剛從安徽走訪完經銷商,“他們都很高興,奧運使我們的鞋和其他品牌的差異化顯現出來。現在這個季節,商業街里很多的鞋店都在打折大甩賣,我們不但不加入這個行列,而且新品還提高了價位。”
據介紹,2008年上半年,提價后的奧康毛利反而遞增4個百分點,品牌附加值體現無疑。此外,加盟店也由過去的兩千家,增長到3000家。
事實上,從拿下奧運皮具供應商資格到隨后推廣系列活動,奧康前前后后為奧運投入3億元以上。即便以一雙鞋300元均價來算,相當于要賣出100萬雙鞋。一般而言,企業在拿下贊助商資格后的后續投入是前期投入的3倍左右,但奧康實際上已經遠遠超過了這個比例。
“雖然短期內要將這個投入回收不太可能,但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的數據卻非常鼓舞人。去年我們的皮具銷售增長了100%,皮鞋銷售增長40%。即使在今年這樣不利的條件下,上半年皮鞋銷售增長也達到了30%以上。據中國品牌研究院發布的調查報告,我們的品牌美譽度上升了8.63%,這個也是意外之喜。”羅會榕言語中流露出興奮。
目前,奧康正積極與奧組委接洽,希望接下奧運結束后慶功用鞋的業務,加上先前的翔系列及奧運禮儀用鞋,奧康的品牌形象得以穩固。
事實上,中國企業第一次做奧運營銷,消費者能對企業感受到什么,是個非常具象的問題。在很多企業的奧運營銷支出大于收效的背景下,奧康通過奧運引擎啟動品牌升級,實現從皮鞋到中高檔皮具的產業延伸。更重要的是,奧康的巨額贊助費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回報。
- 上一篇:耐克阿迪部分生產線撤退
- 下一篇: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