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飛機研制人才奇缺 專家透露今年將招350人
“中國宇航員都到太空行走了,為什么大飛機到現在還造不出來啊?”昨(19)日,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舉辦的“2008年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全國博士生論壇”上,專家透露,大飛機的研制比載人飛船研制更難,目前突出難點就是研制人員奇缺。
“大飛機項目的研制與進展”是昨天論壇的一個熱點。大飛機一般是指起飛總重超過100噸的運輸類飛機,包括軍用大型運輸機和民用大型運輸機,也包括一次航程達到3000公里的軍用或乘坐達到100座以上的民用客機。專家介紹,大飛機研制屬于高精尖項目,產業拉動作用強大,可以帶動機械制造、電子、冶金、化工、材料、能源、信息和計算機等許多基礎產業和高新技術的發展,對工業基礎、科學技術、國民經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其意義不亞于載人航天飛機。
與會專家透露,按照規劃,2013年前,我國將拿出大飛機的客機設計方案或樣機,2020年前后將小批量生產150座左右的大飛機,年產量可達幾十架。
“大飛機的研制比飛船難,大飛機的技術比載人航天技術要復雜得多!”南航研究生院副院長、材料科學與技術學院沈以赴教授解釋,這是因為兩者的疲勞壽命明顯不同,飛船只要到太空幾天就可以返回了,而大飛機則要反復利用,不停地飛,因此,在可靠性、安全性能上的要求非常高。
“以人才為例,和飛機相關的專業都缺,而能參與研制大飛機的優秀技術人員更是寥寥無幾。”沈以赴說,飛行器設計、環境控制系統、檢測系統、燃油系統等專業人才一直很緊缺。設計一架民用客機約需3000至5000名工程技術人員,而目前大飛機研制人才僅有幾百人,缺口相當大。
“目前我們正抓緊進行人才儲備。”剛被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Commercial Aircraft Corporation of China,Ltd.,以下簡稱“中國商飛”)人力資源部借用的沈以赴說,現在他們每年都要到高校招相關專業畢業生,今年就要招350人。這還遠遠不夠,只好動員在讀研究生轉攻飛機相關專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