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市場經濟地位要靠鞋企自己爭取
涉案金額高達7億美元的歐盟對華皮鞋反傾銷案近日發起“日落復審”。商務部繼8日在浙江溫州舉行歐盟對中國皮鞋反傾銷“日落復審”應對協調會之后,又在廣東中山召集廣東鞋企開會,還將于福建泉州再舉行一場動員大會,呼吁三大制鞋基地鞋企全力以赴積極應訴,爭取取消16.5%反傾銷稅,否則中國鞋企將再被課稅12至15個月。但截至12日,中山仍無鞋企對歐盟“日落復審”提出抗訴。
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歐盟將取代美國躍居中山鞋服出口第二大貿易伙伴,而就鞋類出口結構而言,中山鞋類出口歐盟所占比例遠遠低于美國及香港。出現這種狀況,與歐盟向中國皮鞋征收反傾銷稅不無關聯,但更與不少鞋企自動放棄歐盟市場有很大關系。中山板芙鎮某鞋企的負責人甚至表示,由于歐盟市場的訂單相對美國的較小,就算是繼續延長反傾銷稅的征收,對于企業的影響也不會很大,完全沒有必要為了一點點訂單準備材料抗訴。
然而,對美國單一市場的嚴重依賴從今年開始已給中山鞋企帶來沉重打擊。隨著美國次貸危機影響的深入,中山不少企業的美國訂單日益減少,與去年同期相比有些企業甚至減少了將近六成。
就在中山鞋企集體放棄應訴的同時,溫州鞋企的整體備戰則讓業界看到了其爭取市場經濟地位的堅定決心。在歐盟宣布繼續對中國鞋征收反傾銷稅后,在行業協會的積極呼吁下,奧康、康奈、東藝、泰馬等鞋業龍頭企業最早進入“備戰”狀態。截至目前,溫州大部分鞋企已表示將結成企業聯盟,集體應訴,向歐盟重新申請市場經濟地位。
事實上,溫州鞋企也沒有十分把握打贏這場官司。在2006年歐盟提出對華皮鞋實施反傾銷,中國140余家鞋企參與應訴,最后僅南海金履鞋業一家獲得歐盟市場經濟地位認定,這令不少鞋企感到失望。但可以肯定地說,不應訴就意謂著企業放棄歐盟市場經濟地位的認定。當年,中國濃縮蘋果汁企業對美國反傾銷稅一案提出上訴的最終結果是:10家應訴企業6家獲得“零稅率”,4家獲3.38%%的加權平均稅率,而未應訴企業的稅率一律為51.74%%。
面對國際貿易糾紛以及越來越多的反傾銷訴訟,中國企業要齊心協力勇于面對,充分利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而不能存在僥幸心理和逃避思想。實踐證明,面對反傾銷,唯一能夠拯救中國鞋企的就是企業自己,歐盟市場經濟地位的確立要靠企業自己的爭取,不能依附別人,更不能不戰而退。
- 上一篇:飛來舊鞋砸中路人 鞋內竟掉出3000元錢
- 下一篇:離職前起貪念 盜竊產品鞋被批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