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鞋匠重出江湖招徒弟發揚傳統技藝

昨日,天空中飄著細雨,在老房子遍布的武昌保安街,記者采訪了一名62歲的、出自制鞋世家的老鞋匠付貴定。他想招一些徒弟,繼承和發揚傳統制鞋技藝!拔沂亲鲂拥,如今卻做起了木工活了。”記者找到保安街62號的百年老屋時,62歲的付貴定正操作著機器,制作著木工藝品。
付貴定搬出閣樓的老箱子,壓鉗、刮釬、皮刀等獨特的工具讓人眼前一亮。最讓記者關注的是那三十多雙大小各異,有著百年歷史、由檀木制成的鞋模。“首先畫樣、量尺寸,然后選材料、制版,再下料制幫、配底,最后進行后處理,一雙鞋就基本完成了。”付家的傳統制鞋是以皮底、軟緞、硬緞繡花布鞋為主。
據悉,早在道光年間,付貴定的曾祖父開啟了家族手工制鞋的歷史。從那時起,手工制鞋就成為了付家的傳統。靠鞋養家,靠鞋生趣。“鼎盛的時候,我父親在漢口永里巷開了兩個大店面。”付貴定說,當時生意很好,徒弟和員工達到了二三十人。1938年,日軍進攻武漢時,漢口的店面被炸毀。隨后,兩個店面變為一個店面,店址遷到了如今的保安街。
1953年,8歲的付貴定因為淘氣,被父親提前“抓”進鞋店。他的父親丟了一句話,“自己看,自己學著做!本褪沁@樣,付貴定在鞋店里,看著師傅們的一舉一動,幾乎靠“自學”學會了做鞋子。因為種種原因,付家的制鞋業中斷于上世紀80年代。之后,付貴定以修鞋為生,只是偶爾為找上門來的老顧客制作少量的布鞋!耙恢毕胝規讉徒弟,把手藝傳下去,賺不賺錢無所謂,只要能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就好!备顿F定如是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