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協會密會溫州應對歐盟對華鞋類反傾銷
由于此前歐盟宣布將維持對中國和越南兩個國家生產的皮鞋征收反傾銷稅,10月8日,有關部委在溫州低調召集涉案企業商議對策。會議一開始,組織者便笑稱,今天這條戰線上的重要人員基本都已出席。
長達兩年的歐盟對華皮鞋反傾銷措施本于10月到期,但歐盟通過延長設限期,再揮反傾銷大棒。在此背景下,以國內四大行業協會(中國皮鞋協會、溫州鞋革行業協會、中國輕工工藝品進出口商會、廣東皮革鞋業協會)為首的國內皮鞋反傾銷戰線,醞釀結盟應訴日落復審。
所謂日落復審,意謂不改變措施,只是裁定是否“維持”或者“取消”。期間復審的意思是,措施可以改變,但要申請市場經濟地位,適當降低稅率的決定。
“我們的目標是,將反傾銷的最新情況介紹給大家,同時希望有更多的鞋企參與到反傾銷中去。”溫州市鞋革協會秘書長謝榕芳說。
20日前答復歐盟
“反傾銷的案子比較緊,10月5日說,15天之內要給歐盟答復,我們的涉案企業遍布在廣東、浙江、福建三省,這樣短的時間里要協調好企業,留給我們的時間很短。”謝榕芳說。
據有關律師介紹,這次“日落復審”調查與兩年前的反傾銷調查程序相差不多,中國應訴鞋企要在15天之內提交抽樣問卷,40天內提交問卷答復。個別企業也可以向歐盟提出申請,單獨審查其稅率是否適當。歐盟將根據調查的情況來決定是否繼續維持反傾銷稅。
在抽樣階段,作為組織者的協會將為參與企業免費提供技術上的支持。有關律師在會上介紹說,“在20日之前有一個問卷答復必須放在歐盟的桌子上,所以企業來說這個截止時間是18日,這個問卷需要提交一份你的2007年的審計報告(中英文版)。我們預計,這次日落抽查的企業不會超過上次,填一個抽樣問卷,就直接成為我們的聯盟合作企業。”
和原審相比,落日復審的程序已經簡化得多。
2006年10月7日,歐盟開始對中國皮鞋采取最終反傾銷措施,除一家獲得市場經濟企業的反傾銷稅率均為9.7%外,其余企業稅率為16.5%,措施期限為2年。
這樁公案被人們稱為歐盟對華最大反傾銷案。今年3月26日,歐盟公告稱,對中國和越南皮鞋采取的反傾銷措施將于今年10月7日到期,歐盟相關企業可在到期日3個月前書面提出 “日落復審”申請,歐盟委員會將據此審查是否延長原反傾銷措施。
按程序規定,如果歐盟相關企業屆時不提出“日落復審”申請,那么反傾銷措施將于10月7日終止。但是,意大利制鞋業聯合會于今年夏天向歐盟請求延長反傾銷期限,這意味著,中國制鞋企業還將承受12至15個月的高昂出口稅率。
在兩年之前,溫州鞋革行業協會率67家企業應訴,謝榕芳承諾,這次將進一步幫助說服企業參與,更會派人下去協助企業填表,宣傳當前形勢,幫助企業一起把表填好。
“打落太陽”的契機
針對這次企業要集體行動應對歐盟的日落復審,業內人士認為涉案企業集體行動,可以做到思路統一,在氣勢上也會給歐盟更大的壓力,對抗辯整體有利。
關于日落復審,行業內常笑說是“永遠日不落”,而我們這次的目標就是把它打落下來,一名與會者說。據了解,此次應對日落復審主要以 “徹底取消反傾銷稅”為目的,“打無損害抗辯”為立足點。調查機關走的是抽樣程序,20日前涉案企業提交抽樣表,11月初,歐盟會公布抽樣企業,被抽取的企業進入書面答辯程序,此過程為37天。
謝榕芳則稱,開始擔心有些企業比較消極,但后來發現這是一個契機。“一方面事關16.5%的反傾銷稅,企業是關注的;另一方面,形勢上確實有利我們,這對我是一個鼓勵,這次事情再難,不參與是要后悔的,雖然有壓力,但也有喜訊。”
奧康集團的代理律師蒲凌塵近日已從比利時趕回國內。據他介紹,在9月17日歐盟進行的一次非約束性投票中,27個歐盟成員國中有15個國家反對延長反傾銷措施。這表明希望取消反傾銷關稅歐洲國家占多數。而歐盟內部產業也有某種程度上的分歧,很多歐盟皮鞋進口商、在華投資跨國企業,在當前的經濟不景氣環境下,他們也希望歐盟盡快取消針對中國和越南產皮鞋的高關稅。此外歐洲消費者為降低消費成本,也表示不希望歐盟維持對中國和越南皮鞋的反傾銷關稅。也正由此,歐盟表示此次日落復審將走最快程序,一般12至15個月的復審期限有希望在6-7個月左右完成。
四點優勢令與會人員普遍認同這是一個契機。首先,有15個歐盟成員國已經站在中國鞋立場。“上一次是12:13,有棄權票,而且是我們大量說服工作后的結果,這次還沒開始,就已經有15個站在我們這邊,有趣的是,有的支持者是從上一次陣營里跑過來的。”一名與會者說。
第二,歐盟內部的產業有分化。例如進口商組織是堅決反對延長的,這是中國鞋業可以爭取的同盟軍。
第三,海關數據顯示,受歐盟反傾銷的影響,2008年上半年,浙江皮鞋出口量下降了22%,出口總額則下降12%。此組數字表明,中國鞋出口的單價是在上漲的,但同時上漲的部分又被因受各種因素影響不斷上漲的成本所抵消。這說明中國鞋的出口正在日益下降,而且價格趨向穩定,對歐盟的沖擊壓力也下降了。以往人們擔心由于中國鞋的出口能力下降,在歐盟取消反傾銷稅以后,會出現爆發性的上漲,但目前這種可能比之前已經小了很多,原審中做出的傾銷結論已經很難站住腳。
第四,今年9月,在省外經貿廳的統一組織下,作為皮鞋重要出口基地的溫州,派出了以康奈集團為主要成員的“游說團”,代表溫州鞋業向歐盟誠懇闡述希望到期終止反傾銷措施的主張和理由。盡管此舉最終沒有制止歐盟委員會的決定,但從案件來說,中國鞋業的準備比上一次更充分,和一些歐盟官員進行了磋商,跟一些歐洲進口商也有互動,另外還有越南的同盟軍。
正如康奈副總裁周津淼說的那樣,“前不久我去拜訪過瑞典反傾銷方面的官員,總體上感覺,我們的形勢非常有利。嘉興緊固件的反傾銷案件,也是中國企業應對反傾銷案件上給予了一些積極的因素。”
浙江可能被抽中兩到三家
由于應訴企業眾多,歐盟會通過抽樣來選擇企業。“他們可能會通過四個方面來選擇企業:出口量、內銷、生產量及不同產品型號。”奧康集團一名與會人員介紹說。
早在兩年前,溫州奧康、泰馬兩家鞋企就聯合了廣東三家鞋企向歐盟法院提起訴訟。目前奧康集團則表示準備進行“兩線作戰”:在2006年,奧康等五家中國鞋企向歐盟法院提出反傾銷訴訟,經過兩年的法庭書面答辯,而口頭答辯程序將在今年底或明年初舉行。另一方面,奧康等溫州鞋企正積極準備抽樣表材料,聯合其他國內鞋企,集體進行應對“日落復審”。
針對奧康等鞋企的行為,奧康訴訟歐盟的代理律師,同時也是此次中國鞋企應對日落復審的中方律師主要代表蒲凌塵認為,這是一種雙保險。如果集體抗訴勝利,反傾銷稅取消,奧康等鞋企可以繼續與歐盟法院的官司,讓歐盟做出道歉,也可以撤銷官司;假如做最壞的打算,集體應訴失敗,那么奧康等企業與歐盟的官司可以繼續打下去,爭取市場經濟地位。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3日發表談話指出,中方對歐盟對中國皮鞋發起反傾銷“日落復審”調查表示遺憾,中國政府反對歐方以任何形式延長該措施。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指出,歐盟于2006年10月對我皮鞋采取的反傾銷措施,缺乏充足的法律與事實基礎,在歐盟內部曾引起很大爭議。在最終裁決時,歐委會正是考慮到內部強烈的反對聲音,才將反傾銷措施由通常的五年改為兩年,兩年之后這項措施應當終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