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皮革等企業十月起受益《中新自貿協定》
新西蘭將在2016年1月1日前取消全部自華進口產品關稅;中國將在2019年1月1日前取消絕大部分自新進口產品關稅,其中24.3%的產品已于今年10月1日起實現了零關稅。記者從10月8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國-新西蘭自由貿易區高級別研討會獲悉,《中國-新西蘭自由貿易協定》于10月1日起正式生效實施,中國自由貿易區服務網也于近日開通。
今年4月7日,在中新兩國總理的見證下,兩國部長簽署了《中新自貿協定》,這是中新雙邊關系發展歷程中一座新的里程碑。《中新自貿協定》是中國與其他國家簽署的第一個全面的自貿協定,也是我國與發達國家達成的第一個自貿協定。
近年來,中新雙邊貿易快速增長,2007年雙邊貿易額達37億美元,同比增長26%,與2003年的18.3億美元相比,在四年時間內實現翻一番,中國已成為新西蘭第三大貿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場和第二大進口來源地。兩國相互投資規模不斷擴大,人員往來日益頻繁。截至2007年底,新西蘭在華已累計投資7.5億美元,中國在新西蘭直接投資總額也達4106萬美元,且表現出較好的增長勢頭。
商務部副部長易小準在致辭中表示,中新自貿區將通過進一步降低關稅、擴大服務貿易準入等相互開放市場措施,為兩國經貿合作搭建新的平臺,促進雙方充分發揮各自產業優勢,深化在農牧業、林業、家電、服裝等傳統領域的貿易合作,推動教育、旅游、環境等服務貿易發展,為雙方投資提供更好的政策保護。中新自貿區合作將為兩國經貿關系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使中新經貿關系邁上新臺階。
新西蘭巡回貿易大使、前貿易部長吉姆·薩頓在發言中強調,《協定》為自貿協定的成功典范,證明商簽自貿協定可將兩個規模不同、但具有互補性的國家的貿易關系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體現了中新兩國建交35年來,在對話、合作和理解方面的不懈追求。
商務部國際司司長俞建華全面介紹了《協定》涉及的貨物貿易、服務貿易、自然人移動、投資等多個領域的內容。在貨物貿易方面,雙邊貿易中的絕大部分產品將逐步實現零關稅。從中國對新西蘭出口的角度看,新西蘭將在2016年1月1日前取消全部自華進口產品關稅。我國服裝、紡織、鞋帽類,機電產品,輕工業產品三大出口行業將從中新自貿區獲得較大的實利。俞建華提示,企業要充分利用協定規定,以充分享受優惠關稅待遇。對于出口企業,如果出口新西蘭產品符合原產地規則要求,可向我國質檢總局下屬機構申請簽發中新自貿區優惠原產地證書,據此可在新西蘭享受優惠關稅。對于進口企業,可要求新方供貨商提供新西蘭的優惠原產地證書或原產地聲明,據此可獲得中國的優惠進口關稅。如果沒有中新自貿區優惠原產地證書,即使符合原產地標準,雙方海關仍將按照正常的稅率征收關稅,而不能享受自貿區的優惠稅率或零關稅。希望企業關注協定的原產地標準規定和海關的相關公告,做好優惠原產地證書的申領。在服務貿易方面,雙方在多個服務部門做出了高于WTO的承諾。通過自貿區促進勞務輸出、便利人員往來,成為《協定》一大亮點。我國還首次在自貿協定中納入自然人移動規則,首次通過簽訂自貿區的方式,搭建促進勞務輸出與人員往來的新平臺。在投資方面,《協定》為兩國投資者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與會專家和代表深入分析了《協定》在制造業、農業、服務業、人員流動、投資等領域給雙方帶來的貿易投資機遇和優惠待遇。各方一致認為,《協定》的實施為兩國企業創造了更加優越的貿易投資環境,拓展了雙邊經貿關系的發展空間,可給兩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另據悉,商務部門戶網站下的中國自由貿易區服務網已正式開通,為廣大企業了解自貿區,掌握自貿區相關信息,提供了公共服務平臺。其中,設有中國-新西蘭自貿區專題,公布了《協定》的詳細內容。
通過中國-新西蘭自貿區專題下的“協定關稅查詢”,企業可以輕松地從近萬條稅目中找到所需的產品優惠關稅稅率,包括中國進口關稅和新西蘭進口關稅。同時,該專題還發布了兩國經貿概況、雙邊貿易投資環境、赴新西蘭就業及“假期工作機制”等大量信息。
相關鏈接
《中國-新西蘭自由貿易協定》的主要內容:在貨物貿易方面,雙邊貿易中的絕大部分產品將逐步實現零關稅。
從中國對新西蘭出口的角度看,新西蘭將在2016年1月1日前取消全部自華進口產品關稅。
(一)在《協定》生效時,即從今年10月1日起,新西蘭對從中國進口的正常稅率不高于5%的產品給予零關稅待遇;
(二)對于絕大部分正常稅率在5%以上但不高于12%的產品,其關稅從今年10月1日起逐步降低,至2012年1月1日實現零關稅。這類產品主要包括家電、塑料和橡膠制品、汽車零部件等;(三)對于房車等正常稅率高于12%的產品,其關稅已于今年10月1日降至12%,而后將逐年降低,直到2013年1月1日實現零關稅;(四)對于中國企業具有較大出口利益的皮衣、毛織物、針織服裝、鞋類等產品,關稅從今年10月1日起逐年降低,并分別于2014年1月1日、2016年1月1日實現零關稅。
根據我國對新出口產品的特點,據初步估算,主要有三大出口行業會從中新自貿區獲得較大的實利。
第一類是服裝、紡織、鞋帽類,這是新西蘭降稅幅度最大的產品。
新西蘭雖然總體關稅水平較低,但對服裝、紡織品、鞋帽的關稅水平是較高的。《協定》實施后,新西蘭將逐年降低這些產品的關稅,并將分別于2014年1月1日、2016年1月1日前實現零關稅。舉個例子,我國對新西蘭出口量較大的棉制針織T恤衫(稅號610910),協定簽署前稅率為19%,2008年1~8月對新出口額2232萬美元,《協定》生效后,其關稅將逐步降低,到2016年1月1日實現零關稅。再如棉制針織嬰兒短襪(稅號611120),協定簽署前稅率為19%,2008年1~8月對新出口額562萬美元,其關稅將在2014年1月1日前降至零。考慮到新西蘭可能采取的加速降稅政策,這些產品的實際關稅可能比《協定》規定更低。總體看,隨著關稅的進一步降低和取消,我出口產品的競爭優勢將進一步突顯。
第二類是機電產品,這類產品受益范圍最廣。
機電產品是中國對新西蘭的最大出口產品類別,2007年對新出口額達9.6億美元,占中國對新出口總額的44%。目前,新西蘭對部分機電產品征收7%的關稅,根據《協定》規定,這些產品將在2012年1月1日前實現零關稅。例如,家用洗碗機(稅號842211),2008年1~8月對新出口413萬美元,正常稅率為7%,今年10月1日已經降為5%,2012年1月1日實現零關稅。
第三類是輕工業產品,也將大面積從降稅中受益。
輕工業產品包括玩具、家具、皮革、手提包、陶瓷、玻璃制品等,是中國向新西蘭出口的傳統優勢商品。新西蘭對這些產品征收的正常關稅多為6.5%~7%,而在中新自貿區下,中國對新出口的此類產品將在2012年1月1日完全享受零關稅待遇。
從中國自新西蘭進口的角度看,中國將在2019年1月1日前取消絕大部分自新進口產品關稅,其中24.3%的產品已于今年10月1日起實現了零關稅。《協定》中中國對新西蘭農產品市場準入的優惠情況如下:
中新自貿協定中最重要的兩項農產品是新西蘭的乳制品和羊毛。對于乳制品,《協定》規定,自新進口乳制品的關稅從今年10月1日起逐步降低,其中鮮奶及奶油、黃油、奶酪將從2017年1月1日起實現零關稅;奶粉將從2019年1月1日起實現零關稅。對于羊毛及毛條,我國實行關稅配額管理,我國在WTO中承諾2009年全球配額量分別為28.7萬噸和8萬噸,配額內稅率分別為1%、3%。在中新自貿區中,中國將從2009年起,在全球配額量外,為自新進口羊毛、毛條增設零關稅國別配額,2009年國別配額量分別為2.5萬噸和450噸。國別配額將按照"先來先領"的原則發放,進口商可根據自身意愿選擇申領全球配額或國別配額。具體的國別配額管理辦法將于近期公布。
中國對自新西蘭進口的其它許多農產品,也做出了實現零關稅的承諾。例如,獼猴桃是大家眾所周知的新西蘭特色水果,深得中國百姓喜愛,根據《協定》規定,從今年10月1日起,我國對從新西蘭進口獼猴桃的關稅已從20%降至17.8%,此后將逐年降低,到2016年1月1日將實現零關稅。再如,目前中國對進口牛羊肉的正常關稅為12%~23%,而在中新自貿區中,也將逐漸降低關稅,并到2016年1月1日實現零關稅。
除此之外,為防范降稅可能對雙方國內產業帶來的影響,《協定》還納入了雙邊保障措施的規定,允許各方在國內產業因降稅遭受嚴重損害或損害威脅時,中止實施優惠關稅。同時,《協定》還對自新乳制品進口規定了農產品特殊保障措施,如果進口量超過《協定》規定的數量,中方可以暫時停止實施優惠稅率,以免國內產業受到沖擊。
在服務貿易方面,雙方在多個服務部門做出了高于WTO的承諾。通過自貿區促進勞務輸出、便利人員往來,成為《協定》一大亮點。
在中新自貿協定中,中國在商業、環境、體育、運輸4大服務部門的15個分部門做出了高于WTO的市場準入承諾,新西蘭則在商業、教育、建筑和環境4大部門的16個分部門做出了高于WTO的承諾。具體內容在服務貿易專題中有關專家還將進一步介紹。此外,雙方主管機構還將推進學歷和職業資格的互認工作。雙方做出以上承諾,有利于雙方各自在對方服務貿易市場中保持一定的競爭優勢,從而鞏固和擴大雙方在服務部門的貿易往來,以及在服務部門的相互投資。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新自貿協定中,我首次在自貿協定中納入自然人移動規則,首次通過對外商簽自貿區的方式,搭建促進勞務輸出與人員往來的新平臺,這是一大突破,具有重要的開拓性意義。
中新自貿協定這方面的具體規定包括以下三項:
一是推動中國特色職業進入新西蘭。協定中規定,對中醫、中餐廚師、中文教師、武術教練、中文導游等5類中國特色的職業,新西蘭將給予中國800個免勞動力市場測試的就業機會,也就是說,新方雇主雇傭中方人員時,無需以新西蘭國內是否有適合的人員為前提。同時,這些特色職業從業人員在中國國內獲得的學歷、執業資格和工作經驗都將得到新方的認可,并可以在新西蘭工作3年。
二是中國技術工人在新西蘭的市場準入。雙方在自貿協定中約定,新西蘭向中國的車工、焊工、電工、管道工、造船工、汽車修理工、護士、建筑師和計算機工程師等20個各級各類職業技術人員,提供1000個免勞動力市場測試的就業機會。在以上配額內,新方將保證按照規定的資歷要求,批準中方人員入境,從事相關工作。
三是新西蘭向我單方面設立"假期工作機制"安排。新方將每年向1000名18至30歲的中國青年提供長達1年的赴新勤工儉學的機會。新西蘭是首個與我國做出此類安排的國家。此外,中新雙方在自貿區下互設"中國-新西蘭博士研究生獎學金",每年資助10名來自對方國家的學生攻讀博士學位。
在投資方面,《協定》為兩國投資者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中新自貿協定明確了雙方鼓勵和促進雙邊投資流動,加強雙方在投資相關問題上的合作,建立一個能夠為雙方投資提供保護和安全的規則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關鍵點:
一是相互承諾不對對方投資實行歧視性待遇。這就解決了投資企業的最大的一個擔心,企業最怕的是投資受到歧視性對待。通過中新自貿協定,確保了中國企業在新西蘭的投資經營活動可獲得同新西蘭企業同樣的待遇,并且不得低于其他國家投資在新西蘭的待遇,確保了投資經營活動公平的政策環境。
二是提供了有效的投資保護。協定從多個方面具體規定了對投資的保護,例如,協定規定國家不能濫用對投資進行征收的權利,即使在符合公共目的等要求的情況下,征收也必須以公平的市場價值予以補償。協定還為投資保護提供了有效的渠道,規定了投資者與東道國之間的爭端解決機制,即如果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因東道國違反《協定》規定而受到侵害,投資者不僅可在東道國國內提交行政復議或司法訴訟、還可以直接要求國際仲裁,確保投資合法權益受到充分保護。
三是增強政策的透明度。協定有專門的透明度章節,對法律法規的公布、行政程序、復議和上訴程序等給予了規定,這些規定適用于投資。同時,協定投資部分本身的內容,也大大提高了相關政策的透明性和可預見性,例如對投資轉移和利潤匯回、國際仲裁的程序等,都有清楚明確的規定,使企業比較容易把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