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皮城”今與昔
有著“中國第一皮城”之稱,日均交易牛皮10000多張,1997年市場交易額20多億元的溫州浙江皮革市場,這曾輝煌一時的牛皮交易市場,成為溫州鞋革業發展歷史的一個縮影和代表。
已具有130多年的制革歷史的瞿溪,以牛皮制革名揚天下。說起牛皮制革業的發展,要追溯到上世紀30年代,當時瞿溪埭頭、灘頭一些村民紛紛到溫州小南門三角城頭一些牛皮作坊學藝,熟練后回村開始加工牛皮。
(采訪陳培星:溫州最早做皮是樂堯,樂堯兒子叫伊光如,伊光如最早從東門做起,最后搬到三角城頭,他的徒弟是瞿溪人,從這里留傳下來。)
上世紀60年代,由于受政策的束博,埭頭、灘頭部分私下加工牛皮的農民,經常受到批判和罰款,家庭牛皮作坊一時停滯。
(采訪陳培星:文化大革命,偷偷摸摸打擊當什么呢,當私山耕牛。一張皮判一年,溫州三角城有兩兄弟,做皮一個判6年,一個判7年。從那以后,瞿溪人一個也不敢做。到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上世紀80年代就大膽做起了,到現在已經是5、6代了。)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特別是1981年實行農村家庭聯產承包制,埭頭村的陳培星等帶頭公開加工牛皮,從此戶數越來越多,股份制隨之產生,規模越來越大,從手工生產發展到機器生產。
(采訪陳培星:我開始做起很少,比我做多還有,還只有5、6張皮。80年起,頂多的人做3—5張皮,做10張那家做很忙了)
至1991年,瞿溪全鎮一下子冒出了20多家牛皮經營部。1992年,在瞿溪埭頭建立占地8000平方米,建成70間營業大庫房的牛皮交易市場。
(采訪原瞿溪鎮鎮長胡林興:一個就是抓好引導工作,引導企業要上規模,引進人才,引進先進設備;建立牛皮市場,從32畝地規模到92、93年,在32畝地基礎上,再擴建。)
1993年,瞿溪制革企業達300多家,到全國各地從事采購生牛皮的專業人員達2000多人,60%的牛皮來自美國、澳大利亞、俄羅斯等10多個國家。當年市場日均交易牛皮1萬張的交易額位居全國專業市場“全國之最”。牛皮市場的異常興旺,也帶來了制革業的迅猛發展。1996年,溫州力西特集團一年生產鞋面革120萬平方米,皮鞋6萬多雙,年產值達1.62億元。
(采訪瞿溪鎮鎮長凌曉敏:牛皮以及相關產業占瞿溪社會總產值90%以上,所以是瞿溪的支柱產業。)
(采訪瞿溪牛皮專業市場經理魯秀清:當時生意很興隆的,94年到98年,營業成交額都在20億以上。)
經過10多年發展的規模和完善的制革工業體系,上世紀90年代瞿溪牛皮交易在國內首屈一指。1994年到1998年,浙江皮革市場連續五年位居全國同類專業市場成交額之冠,還被評為“全國百強集貿市場”、“省級規范化市場”、“省區域性重點市場”等榮譽稱號。
有著“中國第一皮城”之稱的溫州浙江皮革市場的發展歷程也印證溫州制革業發展的軌跡。但近年來牛皮市場交易日漸蕭條,從2003年開始到2007年,市場年成交額都在10億左右徘徊。導致市場逐漸“門庭冷落”的原因何在?記者近日走訪了該牛皮專業市場。
日前,記者來到位于瞿溪鎮的浙江皮革市場,先前的這種紅紅火火的交易場面不見了,偶爾看到一輛牛皮貨車進入市場。
(采訪浙江皮革市場經理魯秀清:現在一天只有五、六個車,一個車400到500張皮到1000張皮,一車價值45萬左右,一年營業額9億到10億,大大下降,很可惜。)
據業內人士介紹,制革技術不高一直是牛皮市場難以做強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一些中小制革企業所生產的皮革檔次不高,無法滿足鞋廠高質量要求,導致牛皮革原料訂單外流,直接削減了市場交易量。另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制革業的嚴重污染問題,政府取締鹿城下岸、洞橋兩個生皮加工點,導致制革企業不得不在外進行加工,牛皮不需再經過牛皮市場這個環節了,這樣就加快了瞿溪牛皮市場的萎縮。
(采訪區環保局局長胡林興:鹿城區對這兩個點取締,制革行業的發展問題到底怎么樣,現在遇到新的問題,瞿溪鎮制革企業來說損失很大。)
(采訪浙江皮革市場經理魯秀清:牛皮轉鼓被清查了,外移到外省去,這樣大大影響市場生意了,有些廠家也搬到外面去,毛皮直接掛鉤到外面加工了。)
(采訪市場經營戶:由于轉鼓外移了,導致成本較高,所以說都要到外地加工生產,另外這個市場皮交易也少了。)
隨著全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各地曾經冷落的制革企業和皮革市場也活躍起來,同行業、同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他們充分利用發展契機,高標準、高起點發展生產,在制革技術和牛皮交易規模方面都已經把我們甩在后頭。如河北蠡縣等地的生牛皮市場的迅速發展,都不同程度地造成了皮源和客源的分流,直接影響到溫州浙江皮革市場的成交額。
(采訪瞿溪鎮鎮長凌曉敏:整個產量減少,像目前瞿溪制革業,在全鎮社會總產值當中占60%左右,市場就漸漸走向衰落。)
浙江皮革市場昔日的輝煌已成歷史,如今風光不在的“中國第一皮城”將何去何從,是溫州制革行業一直所關注。
(采訪區環保局局長胡林興:作為環保部門來說,我們建議市里在鹿城區的下岸這個點,允許生產第二道工序,特別是第一道工序取締后,允許生產第二道工序,這樣有利我們制革業的發展。)
(采訪瞿溪鎮鎮長凌曉敏:我們想下步考慮,一個對市場要進行多種經營,除了生皮以外,還有半產品、一些成品皮等;另外一個考慮市場土地的利用率,要進行市場的改造提升,包括其他一些行業市場的交易,這樣對整個瞿溪的三產業發展來了一個新的促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