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中小企業產業升級須強化就業優先理念
半月談記者最近在浙江、廣東等發達地區調研時發現,隨著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步伐的加快,部分陷入發展困境的企業尤其是勞動密集型企業,為降低用工成本,已經或準備大規模裁減員工,引進新設備、裁撤老員工的“機器吃人”現象十分明顯。一些基層干部和專家建議,各級黨委政府亟須正面應對企業減員引發的系列社會問題,盡快出臺政府就業考核體系,盡量避免產業升級、失業增加的現象蔓延,謹防嚴峻經濟形勢下,短期就業壓力凸顯成為社會穩定新隱患。
龍頭型勞動密集型企業減員趨勢明顯
在浙江,半月談記者走訪了多家有影響力的國內行業龍頭企業,發現這些大型勞動密集型企業已經或準備大規模裁員。
臺州市椒光集團是我國最大的彩燈出口企業。今年以來,由于勞動力等生產成本增長太快,為了生存,這家典型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已將集團員工由去年的2000多人銳減至今年的500人左右。另一家國內汽車零配件生產龍頭企業浙江正裕工業有限公司,由于最近一直處于虧損狀態,為了降低勞動力成本,也有類似裁員計劃。
受能源價格飆升等因素影響,浙江省93家熱電企業虧損面超過90%,整個行業面臨大量裁員和倒閉風險。嘉興恒華熱電廠黃建華總經理說:“今年企業已經虧損近2000萬元。3月份我就要求關停,但考慮到對下游企業的影響,政府一直要求我堅持生產,但我們實在撐不住了。”記者調查了解到,該熱電廠下游企業用戶有造紙廠、皮革廠等40多家,一旦倒閉將禍及下游數萬勞動力。
浙江工業大學經貿管理學院院長程慧芳告訴記者,中小企業由于規模小,面臨勞動力等各項成本上升的壓力更大,裁員步伐不會亞于龍頭企業,“一大批中小企業老板跟我講心里話,如果實在辦不下去,只能關閉,工人飯碗被砸掉,就要推向社會。”
“機器取代人”成企業自覺行動,社會穩定壓力驟顯
艾迪西集團是臺州一家臺商獨資閥門生產企業,集團公司總經理唐予松說:“盡快提升企業的自動化,受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影響才會小一些,公司準備模仿意大利,在人工成本還不是很高的時候,著手進行自動化改造,盡量用機器代替人。”
因應勞動力成本上升局面,通過更新設備提高自動化水平,以“機器取代人”,正在成為一些企業的自覺行動。一些企業家認為,當前勞動力成本高企,企業通過產業升級裁減員工人數,既符合企業利益,又不違背勞動合同法。但是記者調查發現,如果任由這種現象蔓延,短期內將會在局部地區產生巨大的就業壓力。
在浙江省玉環縣,提高自動化程度已成為很多汽摩配企業的共識,但是設備升級后,很有可能會帶來失業人數的增加。玉環縣汽摩配協會秘書長胡士亮說:“玉環汽摩配行業從業人員大約有7萬人,背后連著10多萬家庭成員,如果發生裁員甚至倒閉等情況,很有可能造成社會不穩定。”
對于失業人數增加后給社會帶來的不穩定狀況,基層勞動部門人士憂心忡忡。臺州市勞動監察支隊隊長張杰說:“最近我們調查了一圈,心里很不安。企業經營狀況普遍不景氣,關門停產比較多,勞資糾紛增多,容易引起群體性事件。現在許多企業還沒有開工,尤其是制鞋業,有1/3開工就不錯了。還有的企業要關門,沒良心的老板一跑,留下的就是沒有著落的工人。這樣的事情每個月每個縣市區都有一兩起。我們剛剛處理完兩個企業關門案件,找不到老板,70多名失業工人四處討說法。”
政府視勞動密集型企業為“另類”
半月談記者在沿海發達地區調研時發現,近年來,很多地方把資本和技術密集型高新技術產業作為地方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關心和優惠政策更多投向這類高精尖企業,卻把為就業做出巨大貢獻的勞動密集型企業視為“另類”。
廣東東莞市長安鎮是國內用工最多的鄉鎮,鎮上絕大多數企業是勞動密集型企業。鎮黨委一位同志表示:“勞動密集型企業因為是就業主力軍,所以社會效益比較好,但很多領導不喜歡勞動密集型企業,有些方面還要加以限制。”
地方領導不喜歡,更多還是從稅收和地方財政收入角度考慮,但我國仍是一個就業大國,勞動力供大于求的供需總格局并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臺州市勞動保障局仲裁處處長何善云認為,現在我國還沒有發展到依靠資本、技術密集型企業支撐經濟發展的階段,對就業有著極大貢獻的勞動密集型企業還將長期存在。
嚴峻經濟形勢下,政府亟須強化就業優先理念
來自發達地區的基層干部和專家呼吁,地方黨委和政府應該更多從就業角度來評價當前社會經濟發展,深刻認識到產業升級并不必然帶來就業人數的增加。有關部門應該關注企業設備更新過程中出現的裁員問題,提前拿出應對之策,讓就業成為衡量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指標。
一些基層黨政領導向半月談記者感嘆,盡管就業問題事關民生,地方卻沒有很大的壓力,因為就業考核目前還只是一種軟考核,剛性和力度都無法與約束性指標相比。
而在西方發達國家,衡量政府經濟管理水平,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就是就業率。一些有識之士主張:要防止產業升級中可能發生的“機器吃人”現象,國家應盡快建立針對各級政府的剛性就業考核體系,上級政府應該把就業率的提高和失業率的降低,作為對下級政府考核考評的重要指標,加大其就業考核壓力。
為此,各地尤其是中西部地區,在新一輪招商引資過程中,要把項目能提供多少就業崗位列入審核范圍。一個高附加值低就業的項目和一個低附加值高就業的項目,從民生角度出發,就應該首先引進后者。
政府在衡量一個企業的貢獻和實施相關優惠政策時,除了稅收,還應該考慮該企業每年創造了多少就業崗位,支付了多少工資。臺州市經濟委員會主任張銳敏認為,在當前的嚴峻經濟形勢下,能解決大量人員就業又有發展前景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其存在價值亟待各級黨委政府重新審視。
“勞動密集型企業能夠解決很大的就業問題。有人造波音,起碼也要有人造輪胎,那些既能創造價值,又能解決就業,還沒有污染的勞動密集型企業,政府應該鼓勵發展。”廣州市勞動保障局就業處處長馬見效說。
在線咨詢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