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科技含量促進鞋企轉型
在鞋業、電子業、玩具業等領域,東莞制造已成為全球制造質量的最優代號。華堅鞋業集團早在2002年,出資5億元在江西贛州投資興建贛州華堅國際鞋城,率先在行業內進行產業梯度轉移。這一設計無疑是成功的。在江西投資,硬件成本和勞動力成本方面有優勢,而總部設在東莞,臨近香港,整個行業資訊和國際資訊相當快,是無形的資源。
充分利用好國內資源
目前,國內出口政策有新的變化,出口新政策對制造業、國際貨幣勞動成本上漲等形成壓力。對此,華堅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華榮表示:“在種種壓力下,我們采取積極有利的心態面對,在制造業及整個行業中仍具競爭力。當然還需要國家出臺一些有利于出口產業的相關政策,而我們企業要面對現實,只能接納不能改變。”在國際市場上,盡管有不少對企業不利的因素,“但國際上還沒有多少能和中國競爭的國家。雖然我們的勞動力成本增長,但在國際市場上仍有競爭力。未來的5-10年內,中國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不會降低只會增加。”張華榮說。張華榮還說:“用全球的眼光看產業,立足產業看企業,改善企業內部,充分利用國家好政策,發揮產業資源。”隨著廣東產業提升和政府的重視,企業不僅僅是把制造做好,將工程、技術、生產做好外,還要用5年的時間經營國際貿易,建立自己的品牌,并打入國際市場。中國市場也需要國外品牌進入,以促進現有市場的品牌提升,多元化的市場才是健康的市場。
鞏固東莞在全球的產業地位,必須充分利用好國內資源,有很多企業到越南和柬埔寨去,但是“遠走不如近爬”。“中國在市場規律條件下,具備了多國的經濟成份。這對東莞和廣東的產業提升,提供了很多機會。”張華榮說,“很多產業信息、研發、采購的重點在東莞,也為整個產業的維護和發展提供了方向。”
在大眾都認為制造業,尤其是制鞋企業是沒有很大發展潛力的情況下,張華榮十分樂觀,“傳統產品仍有很大的前景,只是要懂得將科學的頭腦,現代科技信息,專業技能運用到相關產業,不是只有做電子才是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要運用到社會各種產業、各種行業,每一個領域。要用科學的頭腦,優化的思想面對每一件工作,每一個企業,每一個產業,面對我們的生活,這是我理解的科學發展觀的思想。”
制鞋行業同樣講究科技含量
據數據顯示,鞋企平均提價達20%左右。盡管如此,張華榮仍自信09年華堅企業利潤率可以達到8%。“這是我的目標,應該不是問題。制鞋產業是永遠不可缺少的朝陽產業。每個企業都應該有科技含量。”
有人認為,制鞋行業的科技含量比較低,張華榮不以為然。“華堅的科技含量可以體現在幾個方面:第一、工藝工程優化;第二、綜合研發;第三、以人為本對管理進行改善,成立產業研究所,進行新材料研究。我們和清華大學合作,進行工業工程改善。我們將為客人提供最合適的鞋,提供個性化服務,我們計劃用兩年的時間,完成整個軟件系統工程的建立與完善,并和瑞典一家科技學院合作,就環保問題、大批量個性化合作生產進行研究。”
張華榮說,現在大家對傳統產業的認識已經有了改變,尤其今年召開了世界鞋業論壇之后,對已經形成的產業如何優化,去和留不是問題,提升和發展才是解決市場競爭的問題。他不斷提高產業的科技含量,在現有資源上進行整合,“這個企業是百年企業,要永續經營。”
東莞是世界制鞋行業水平最高、最集中的區域,因而需要一個平臺進行產業整合和提升。“世界鞋業(亞洲)總部基地的建立,也是為產業提升走在前面,很務實很重要的項目。這個項目建成可以為200家國際貿易公司,300家國際新材料公司,國內2000家鞋廠,材料廠商提供簡單、直接、高效的交流平臺。同時對本地產業鏈提升有重要作用。”張華榮說。
“亞洲總部基地是一個行業項目,華堅是一個制造企業。我們要真正把握好制造,為貿易做基礎,作為一個行業和產業提升的信息平臺,這個信息平臺包括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標準,是集展示、貿易、采購融為一體的基地。”張華榮如是說。
堅持內銷外銷“兩條腿”走路
成本提高,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帶給企業很大壓力,中國的市場政策和國外政策差異很大。張華榮說,“我們按實際成本上漲的幅度增加單價是行不通的,要慢慢的分步驟將單價提上來,因為最終客戶的唯一選擇是中國,中國制造也是世界的唯一選擇。”
“華堅是很多客戶行業內的唯一選擇,客戶對于成本的調整、政策的調整不能一下接受,要給客戶一個過渡期,但我們的成本是一次性地提高的。”張華榮繼續說,“過去3年,企業沒有利潤,但要有信心,這個‘奮斗期’是難免的。”
正因為如此,華堅對國際國內的形勢分析得很透徹。“中國制造在很多行業是全球唯一不可替代的,我們要找到定價權,沒有定價權就要找到共同分享利潤的權利,服務方面要不斷優化。”張華榮說,“雖然定價權不在我們這里,但我們有服務的權利和創造利潤的責任。只有市場才有定價權,做品牌、做市場需要和具備條件的制造商互相配合,今天的市場經濟是利益共同體,這是客觀事實。”
“華堅有很好的內銷研發制造后臺,我們用做外銷的工藝品質服務內銷品牌,也許3-5年內會進行共同利益體的加盟、收購及合并。對于內銷和外銷都將采用這種策略。目前的工作重點是服務好現有品牌,等到時機成熟會有一些動作。華堅堅持內外銷‘兩條腿’走路,未來5-10年的發展策略是美國市場占2/5,歐洲市場占1/5,國內市場占2/5。”張華榮介紹道。
企業檔案
華堅集團前身是東莞華堅鞋業有限公司,于1996年在厚街成立。10年內,張華榮先后創立了十余家鞋業上下游企業。目前該集團是一家集品牌運營、制鞋、皮革加工、鞋類貿易等于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在東莞、江門、江西贛州、河南、越南等均設有大型產業基地、研發中心、行銷中心,是中國最大的女鞋制造企業,產品行銷全球。
轉型東莞·企業謀變
“發展、升級、轉型”,這是溫家寶總理7月19日在東莞華堅集團留下的“六字箴言”。這六個字也是東莞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