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原因造成現在毛皮發力不夠?
一、PPI生產指數上漲
年初至今,在國家相關部門連續政策干預下,全國CPI走勢呈現先升后降的走勢。但自去年7月至今,PPI卻一路走高,由2.4%漲至目前的8.2%。發改委相關司局官員表示,CPI反映的是居民消費領域的變化,而PPI則是生產資料供給方面的變化。隨著壓力的不斷增加,無論通暢與否,生產資料價格向下傳導只是時間的問題。從去年開始各大商場的服飾價格呈現了一個顯著上升趨勢,這其中也包括了皮草衣飾。由于皮草原皮數量囤積過大的原因,中國皮草原皮的價格到現在還沒有一個明顯的上升。然而原皮價格回春的反作用也可能帶來市場對皮草產品消費量的減少。這必然又給原皮價格帶來一個上限。總之想取得一個平衡點是相當困難的。國家發改委宣布,6月20日起將汽油、柴油價格每噸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價格每噸提高1500元,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研究員張永軍據此匡算,此次油、電價格調整將推動月度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環比上升0.4個百分點左右,間接影響則取決于其擴散反應。國家發改委表示,為減少調價對群眾生活的影響,控制調價連鎖反應,對此次成品油調價增加的支出,采取以下綜合配套措施:對種糧農民、漁業(含遠洋漁業)、林業實行財政補貼。狐貍,水貂等皮毛獸是食肉動物,在其飼料配比中要添加必須的魚類。自6月15日至9月1日,各地沿海將進入休漁期。但在6月11日,距休漁期還有4天,山東省威海漁港內就泊滿了漁船。受出海往返時間較長、柴油價格上漲及近海漁業資源減少等因素影響,部分漁民選擇提前收網上岸。據有的漁民介紹上半年大多處在保本和陪錢狀態,現在油價一噸上漲1000元人民幣,如此大的漲幅魚價不漲是不現實的,魚價的飚揚會加大皮毛獸的生產成本。前些年我就講過這個問題,將來中國皮草原皮會是一種高投入的產品。中國皮草產品大多以價格取勝的,如今原材料成本增加會加快國內一部分皮草企業走上品牌之路。
二、中國知識產權環境有待改善
國務院日前發布《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明確到2020年把我國建設成為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水平較高的國家,5年內自主知識產權水平大幅度提高,運用知識產權的效果明顯增強,知識產權保護狀況明顯改善,全社會知識產權意識普遍提高。綱要明確了專利、商標、版權、商業秘密、植物新品種、特定領域知識產權、國防知識產權等專項任務,并提出了提升知識產權創造能力、鼓勵知識產權轉化運用、加快知識產權法制建設、提高知識產權執法水平、加強知識產權行政管理、發展知識產權中介服務、加強知識產權人才隊伍建設、推進知識產權文化建設、擴大知識產權對外交流合作等九項戰略措施。尊重知識產權是中國經濟必須要經歷的重要過程,筆者對未來中國對知識產權的生存環境和治理效果是持一種懷疑態度的。美國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李成認為“中國的政治制度越來越難以應對復雜多變的經濟與社會問題,中國需要明白中國崛起后是否能保持21世紀的領先地位,最終將依賴于中國適應世界治理規范的能力,包括政治多元主義,開放,法治透明度等。”政府的愿望是認真的,可是現實卻又是那么的諷刺,前幾日筆者還看見街道旁有人在兜售假世界名品T恤,價格為20塊一件。尊重知識產權,現實中還要行政更多的主動。
三,動物福利我們做的還不夠
“國際反裘組織”,相信這個名字每一個皮草行業的業內人士都耳熟能詳,這個與國際動物保護組織關系密切的民間組織自成立以來就對世界各主要產裘國的皮草產業一直進行著抵制活動。
而2006年發生在我國河北肅寧的“野蠻屠宰”事件更是讓該組織對產自中國的皮草產品進行了大肆的負面宣傳,事件直接導致了國內不少皮草及其制品企業外貿訂單的流失。該組織計劃于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再度來華進行宣傳,以達到讓消費者抵制中國產的皮草制品的目的,目前北京奧組委和行業協會已經介入進行處理。
據知情人士透露,國際反裘組織和國際動物保護組織早在2007年底就與北京市奧組委進行了聯系,表明了自己將于奧運會期間來華進行巡回宣傳的意向,意圖通過宣傳國內部分皮草產業集中地“野蠻屠宰”的事實來達到讓中國消費者抵制皮草制品的目的。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奧運會日期的臨近,該組織與國內部分皮草產業集中地的聯系也是日益密切。目前北京市奧組委已聯合中國皮革協會的有關部門聯合針對此事展開調查,力爭將該組織來華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2006年發生在我國河北肅寧的“野蠻屠宰”事件使中國皮草行業認知了動物福利的意義,善待皮毛獸,給予最好的生活環境和人道的處理方式是大勢所趨。可是我們實際生產中還存在著一些對皮毛獸不人道的處理方式,僅僅宣傳是不夠的,還要綜合提高從業者的素質。以及整合出一套具體實效的操作辦法,盡大量的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
四,俄羅斯皮毛產品市場趨于飽和狀態
據俄羅斯RBC市場調查網4月24日報道,上個世紀80年代末,俄羅斯占據世界皮毛行業領頭羊的地位,不僅是在產品種類還是在質量上都是如此。在那個時期,俄羅斯國內皮毛生產占世界市場35%的份額。而現在,俄羅斯皮毛產品生產只占世界市場的20%左右,同時俄羅斯市場上90%產品為進口商品。俄羅斯皮毛工業共有20家大型企業和150家小工廠,但其開工率僅僅是30%—40%。
俄羅斯皮毛產品市場趨于飽和狀態,這種飽和在很大程度上源于進口產品,因為進口產品幾乎占據了100%的市場。其實不僅僅是知名的外國品牌能生產時尚和高質量的皮毛服裝,俄國內廠商也能生產成品,而且其質量絕不輸給進口產品。如今俄羅斯共有25家皮毛加工廠,但其95%的產品為鞣革——不同加工程度的皮毛產品,用于生產鞋、服飾用品和家具。這條消息對以出口俄羅斯市場的中國皮草企業來說不是一件好事情,如何開辟新的消費領域成為要立即思索的問題。
- 上一篇:如何才能讓中國毛皮賣個高價?
- 下一篇:以高質量黨建引領皮革行業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