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氣差 黃國力修補鞋生意旺
67歲臺南縣白河鎮民黃國力在白河鎮福安宮前練攤修補鞋子53年,經濟不景氣,民眾為省錢多將破損的鞋子送修,還有許多娘家在白河嫁到臺南市、嘉義市的婦人,因市區修鞋費貴,趁回娘家時拿給黃國力修補,因此他假日修補鞋的生意特別好。
「師傅,這雙球鞋開口了,鞋底也脫落,還有救嗎?」張姓鄉親問著黃國力,嘴里還嚷嚷說,「我就讀大二的兒子,每星期回來都要拿2、3000元的生活費,家里的開銷大,球鞋還能穿就修補,不要浪費錢買新鞋。」黃國力回答:「對,時機這么壞,不能浪費,能省就省,鞋子有救,黏一黏、縫一縫還可以穿,收150元就好。」景氣不好,這是最近常聽到黃國力與顧客間的對話。
黃國力表示,14歲開端在白河鎮福安宮前練攤幫人修補鞋子迄今,妻子黃楊金蓮也跟在他旁邊幫忙30多年,景氣好的時候,大家有錢,穿破、穿壞鞋子就丟掉買新鞋,修補鞋子的生意差,有時1天只賺100多元,現在景氣不好,修補鞋子這行像「咸魚翻生」,生意比較好,星期假日都要排隊,每天可以賺數百元。
黃國力的好友賴忠興說,黃國力修補鞋子的技術很好,縫補的牢固,顧客有口皆碑,他在后壁鄉上茄有一棟透天厝,要免費供黃國力開修理鞋子的店,不必受風吹、日曬、雨淋之苦,但黃國力嫌地點太偏僻,不肯接受,黃國力笑著說「開在那里,誰要拿去修」。
「我娘家在白河鎮,嫁到臺南市30年了,市區修鞋貴,若有鞋子壞掉,都趁回娘家時,拿來讓黃國力修補,收費便宜,較差的鞋修補后可在房間內穿。」黃姓婦人說,也是抗通膨方法之一。
黃國力說,還有很多住嘉義市的人拿鞋子來修理的,各種名貴的鞋都修過,景氣不好,從他修鞋生意好看得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