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企業看重到非洲皮革投資發展機遇
第四屆中國吉林東北亞投資貿易博覽會日前在中國東北地吉林省長春市閉幕,博覽會期間,由吉林省政府部門、企業家代表和非洲駐華使節參加的“吉林企業走進非洲——投資非洲的機遇與融資渠道論壇”一同舉行。記者從論壇上了解到,吉林省企業看好非洲的投資發展機遇,正努力拓展非洲市場。
吉林省是中國北部的老工業基地,也是農業大省,有著良好的工農業基礎和資源。近年來,一批吉林企業家開始嘗試到非洲尋找發展機會,而“吉林企業走進非洲——投資非洲的機遇與融資渠道論壇”的及時舉辦,則會促進本地企業對非洲國家的認識和了解,增強投資的針對性。吉林省外事辦公室主任王剛先生說:“吉林省企業走進非洲也是剛剛起步,所以說我們舉行這個“吉林企業走進非洲——投資非洲的機遇與融資渠道論壇”,也就是為吉林企業提供走進非洲的經驗。”
據悉,自2001年以來,中非貿易年均增長達30%以上,2005年,中國已成為非洲第三大貿易伙伴。目前,吉林省在非洲共設立了19家企業,投資總額為4000多萬美元。
其中,吉林送變電國際公司在蘇丹、埃塞俄比亞、赤道幾內亞、尼日利亞等非洲國家從事電力基礎設施建設,幾年來,他們在非洲的生意越做越紅火,2007年,該公司在非洲4國承擔的項目超過9億人民幣。吉林送變電國際公司書記張斌先生非常看好非洲的發展前景:“目前看,我感覺他們非洲的市場應該是很寬闊的。對我們企業來講,很有一個發展空間,尤其是在電力基礎設施等方面,他們都很薄弱,所以說現在空間很大,我感覺下一步發展的空間會更大。”
據吉林省商務部門統計:今年前7個月,吉林省向非洲出口1億多美元,增長46%。吉林省對非洲主要出口商品為汽車及汽車零部件、醫藥品、服裝等。吉林省從非洲進口錳礦砂、鉻礦砂等。同時,吉林省的企業還積極參與非洲的工程建設,在蘇丹、埃塞俄比亞等地承建大橋、輸變電和水電站工程。
由于勤勞、嚴謹、做事負責任,中國投資者一向在非洲都有非常好的口碑,眾多非洲國家紛紛歡迎中國投資者到本國投資發展。此次前來參加東北亞投資貿易博覽會的埃塞俄比亞駐華大使海爾基洛斯·格塞塞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就說,他此行來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吸引更多中國北方省份的企業到他們的國家投資發展。他說:“中國企業到非洲的投資越來越多,特別是對埃塞俄比亞的投資越來越多,因為埃塞俄比亞有非常便捷的交通,埃塞俄比亞同中國每周都有十幾個航班往返,中國投資者也是非常認真,嚴格要求自己。他們的主要投資領域有埃塞俄比亞的加工業、采礦業,埃塞俄比亞礦藏豐富,其他領域還有皮革,在埃塞俄比亞家畜存欄量是非洲第一,世界第十,大約有4000萬頭,政府也給予了相當優惠的政策,這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機遇。”
此外,吉林省還在農業領域與非洲國家展開合作,吉林省輕工業設計研究院承辦了中國商務部發展中國家農業技術培訓,迄今為止已經成功舉辦8期培訓班,為非洲培訓技術人員200多人。這些農業技術培訓促進了非洲國家的糧食生產和社會穩定,加快了非洲國家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吉林省外事辦公室主任王剛先生說:“吉林省在農業方面是很強了,一直是在玉米種植、玉米生產加工有這方面有優勢。任何一個發展中國家,包括我們中國自己,糧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好多非洲國家都因為糧食困擾著國家的經濟發展甚至社會的穩定,所以說在農業上的合作應該是吉林省企業在非洲發展的一個重點。”
為鼓勵更多的企業到非洲國家投資,吉林省還結合國家政策配套出臺了相關措施,規定“走出去”的企業可申請市場開拓資金補貼前期費用,每年對開展對外直接投資、對外承包工程等的先進單位和個人進行獎勵等。吉林省外事辦公室主任王剛說先生:“現在與會的情況看,參加的人員已經超過了我們預計的人數,應該說在我們的企業,特別是民企當中對發展非洲有一定的積極性。政府會給企業走進非洲,提供一些貸款方面的、資助方面的援助。”
目前,中國已與29個非洲國家簽訂了“投資保護協定”,與9個非洲國家簽訂“避免雙重征稅協定”,為雙方企業開展投資合作創造了條件。吉林省商務廳官員表示,吉林省不僅鼓勵企業走出去開拓非洲市場,同時也歡迎非洲國家企業到吉林省參與互利合作。
應該說,通過與非洲國家開展互惠互利的經貿合作,不僅密切了吉林省與非洲國家的關系,也加深了中非人民的了解和友誼,為中非關系友好做出了貢獻。
- 上一篇:深圳皮革品采取高品質高價位打造生存空間
- 下一篇:以高質量黨建引領皮革行業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