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創優 文登制革業升級
20年前,當文登剛剛升級為“市”的時候,在人們心目中,它依然是一個不起眼的“農業縣”。20年后,尤其是近年來,文登一步一腳印,一步一臺階,執著而大步地行走在科學發展之路上——文登已蛻變為現代化新型工業城市。
變中國制造為中國創造
在文登威力工具集團有限公司,記者看到一個小扳手:巴掌長短,頂端為筒狀,筒內機關玄奧。這是該公司幾年前發明的可調套筒扳手。別看這么一個小扳手,卻是世界上獨有的專利產品,許多欲仿冒者絞盡腦汁拆卸研究,都難得要領。就這么一個小產品,每年帶來5000萬元以上的銷售收入。
靠小扳手起家,威力工具如今已發展為世界最大的活扳手、國內最大的管鉗生產企業,先后生產了20大類近萬個產品,銷到8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銷售收入達到十多億元。問其成功秘訣,公司負責人說:“我們不拿著自己的原料給老外做粗打工,只做自己有專利的高附加值產品。”
文登市委書記王亮說:“我們要變中國制造為中國創造。”
一字之差,反映出決策者的智慧。近年來,文登眾多企業在市委、市政府引導下,在一系列具體政策及措施扶持下,以技術創新為先導,不斷淘汰原有勞動密集型、粗放型產品,以自己創新的高附加值產品占領市場,成功地走出轉型升級的發展新路。
2007年,文登10家重點企業技改投入近20億元,是前5年的總和;全市累計完成技改投入130億元,工業中高新技術產業比重占到了33%。僅僅通過技術進步、節能減耗,全市主要企業比上年減少成本2億多元。
技術創新使文登企業增強了市場競爭力和膨脹能力。至2007年底,全市形成20多個門類、2000多家生產企業的工業體系,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583家,銷售收入突破千億元。形成了機電工具、汽車及零部件和家紡制革三大產業集群,托起了縣域經濟大盤。其中,家紡產業躋身中國產業集群品牌50強和全省10大產業集群行列,機電工具成為山東省十大影響力產業集群,十幾家企業成為國內同行業排頭兵。
今年上半年,在一些地方經濟發展放緩的大環境下,文登呈現別樣風貌。以東安黑豹、山東藝達、天潤曲軸等為代表的“十大重點企業”均有較大規模的新項目竣工、開建,或試生產、正式投產。全市規模以上企業上半年銷售收入、利稅、利潤等指標,同比增長均超25%。
變山城經濟為海洋經濟
文登把城市作為拉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載體,全力推進城市化和城鄉一體化進程。至2007年,文登城區已由建市時的10平方公里拓展為41平方公里,設立了經濟開發區和文登工業園兩個省級開發區,全市生產總值突破400億元,是1988年的26.9倍,年均遞增18.9%;財政收入23.8億元,是1988年的38.2倍,年均遞增近20%;綜合實力在全國百強縣中躍升至第16位。
在文登經濟發展中起到支撐作用的三大產業群,基本分布在文登城區。那么,作為縣級市的文登城區,還有多大的擴容潛力?文登經濟的下一個增長點又在哪里?
王亮認為,文登廣袤的瀕海區域除少量海水養殖和近海捕撈,一直沒有其他開發、利用,到文登來的外地客少有見過文登的海。嚴格地講,文登現在還只能是山城經濟,算不上海洋經濟。文登新的經濟增長點,就在于開發建設南海新區,將山城經濟變為海洋經濟。
南海新區資源優勢得天獨厚:一是岸線資源優勢,擁有156公里長海岸線。而且,前島水嶼水深浪小,基巖埋藏深,地質條件好,適宜建設深水港口,近期規劃建設1萬至5萬噸泊位港口,遠期規劃建設15萬-30萬噸泊位港口。二是旅游資源優勢,擁有綿延12公里長的金色沙灘和優質海水浴場,岸邊有1萬多畝翠綠松林,近海島礁錯落,岬灣相間,氣候宜人,風光優美。
南海新區規劃為兩大功能區:一是旅游度假區。依托天然的沙灘、松林和濕地,發展休閑度假、健身康療、水上娛樂等旅游度假產業,將使文登的第三產業產生又一次質的飛躍。二是臨港產業區。依托港口,發展現代物流業,機械化工、船舶汽車及零部件為重點的先進制造業,以電子信息和新材料為主導的高新技術產業。度假區可為產業區發展提供服務支持,產業區又可反過來力促度假區的繁榮,兩區聯動,產業互補,協調發展。
南海新區規劃控制面積160平方公里。2007年3月,開發建設掘下第一鏟。如今,這片青春勃發的土地上,天空清澈,海面蔚藍,塔吊林立,裝卸車列隊奔馳。先期投入已達15億元,
新建或硬化骨干路網150公里,大小橋涵67座,鋪設各類管線170公里,路、水、排、電、通訊等“十通”基礎設施基本完成。迄今,旅游度假區有十幾個旅游度假項目入駐,臨港產業區有20多個過億元的大項目落地,投資總額200多億元。
變偏重外需為并重內需
今年以來,受人民幣升值、原材料及勞動力成本上漲等因素影響,我國部分紡織企業出現虧損及倒閉現象。而作為文登市三大支柱之一的家紡產業,卻新增家紡企業及加工業戶829家,總量達3830家;銷售收入同比增長9.7%,上繳稅金同比增長13.6%。
文登家紡業“風景這邊獨好”的原因除普遍采用獨特、傳統及高技術含量的“魯繡”工藝,使其他來料加工式企業難以競爭外,更得益于龍頭企業帶頭及時轉型拓展國內市場的戰略決策。
作為年銷售額10多億元的中國最大規模工藝家紡企業,2004年前,藝達集團的產品100%出口。而今年上半年,產品內銷已占到總銷量的25%。而且,在外商訂單下降20%的情況下,企業利潤增加了20%。企業負責人感嘆:“轉型須先轉觀念。”以前,企業從未有人想過已生產并出口十多年的極受歐美消費者喜愛的柔絲被也適合中國人蓋,也從沒人試蓋過,都以為還是蓋棉被舒服。一次,外商在一個場合說,中國人蓋的棉被從來不洗,最不衛生。而柔絲被可隨時洗,蓋著也舒服。董事長聽后沉默良久,決定中層干部每人發一床回家蓋蓋試試,結果蓋后都說舒服,企業員工大悟,企業轉型由此開始。
藝達集團對國內市場需求的分析具有前瞻性。2004年,藝達首次在文登城區開了一家經營自家床品的專賣店,當年銷售額1500萬元,今年上半年又有20%的增長。記者采訪時,企業高層人員大多在國內各地考察市場,藝達明顯加快了拓展國內市場的步伐。
文登的機電工具、汽車及零部件產業今年上半年銷售收入未受外貿出口下滑影響,反而增幅較大,一個重要原因是,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未雨綢繆,引導企業盯緊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并以內需為重,增強了企業抗風險能力。靠一專利性扳手、管鉗蜚聲國外市場的威力工具集團,也由完全外銷向內外并銷轉型,計劃三年內產品內銷量占到總銷售量的50%。
參與國內市場的競爭像在國際市場上競爭一樣要靠自有品牌。目前,文登擁有2個中國馳名商標,4個中國名牌產品,6個國家免檢產品,46個山東省名牌產品或著名商標。品牌總數及含金量令人眼熱,但文登卻嫌自己的品牌少了。藝達集團是中國名牌、出口免檢產品、出口名牌產品的擁有大戶,企業負責人卻羞于談論品牌。他說,南方一個1000多人的企業,利潤反比8000多人的藝達多一兩倍,原因就是人家有品牌。他告訴記者,文登的企業都窩著一股勁,要拼創更多的自有品牌。
- 上一篇:練市皮革企業“倒逼”之下轉型升級
- 下一篇:以高質量黨建引領皮革行業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