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創新加快鞋業等工業園區發展
改革開放30年以來,特別是近年來,南寧市抓住重大歷史機遇,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開放創新為動力,探索出了一條具有首府特色的新型工業園區發展路子,使園區經濟逐步成為南寧市經濟發展的主要增長力量。
至2007年,南寧市有開發區、工業集中區18家,其中國家級開發區2家,自治區級開發區5家。目前南寧市工業園區已有入園企業5255家,其中工業企業1256家。經過幾年的努力,南寧市主要工業園區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主導產業。2007年,南寧市工業園區完成全部工業總產值305.59億元,占全市全部工業總產值的36.78%;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83.12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42.27%。
基礎先行優化環境
南寧市工業園區發展較早,1988年就成立南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992年南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國務院批準成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廣西A類工業園區。2007年高新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100億元,成為廣西第一家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超百億元的工業園區。
南寧市經委副主任覃章新說,南寧市一直以來很重視工業園區建設,將其作為工業發展的一個載體。為了把工業園區做大做強,地方財政在資金上大力投入,切實做好“三通一平”等基礎設施工作;將園區作為一級財政單位,讓其滾動式發展,土地可作為滾動式使用,今年市里就投入了7億元土地儲備資金給工業園區使用;工業園區進行封閉式管理,各部門不能隨便打擾,少檢查,讓企業靜下心來謀發展。
今年以來,南寧市工業園區緊緊抓住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機遇,繼續解放思想,開放創新,不斷完善園區投資環境和提高招商引資水平。1-6月,南寧市工業園區累計完成基礎設施投資前三位的園區分別投資1.72億元、1.24億元和0.91億元。各工業園區通過多種渠道籌集資金,加大力度積極穩妥推進征地拆遷和國有閑置土地回收工作,全面加快道路、水電氣各類管網、通信、照明、環保等配套設施建設,南寧六景工業園區和隆安華僑管理區啟動了污水處理項目,同時,積極制定工業園區供熱、公交等規劃,加快園區內生活、娛樂、學校等服務設施建設步伐,隨著基礎設施建設的穩步推進,我市工業園區投資環境明顯改善,承載能力顯著增強,項目入駐條件更趨成熟。
特色服務創新優勢
近年來,隨著南寧城市知名度不斷增強,投資環境的日趨改善,特別是南寧加大了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力度后,越來越多的企業將南寧作為產業轉移的重點區域,而作為產業發展最佳平臺的工業園區,更是企業青睞的投資熱土。記者走馬南寧各大經濟園區,不論是已在園區“試水”成功還是剛剛踏足的企業負責人,都紛紛表示南寧的園區環境好、服務優,已成為臺資企業投資置業的理想之地。
為了給客商做好服務,南寧高新區首先在廣西率先設立全方位綠色服務通道,實行一次性、一站式、一個窗口服務,盡最大努力簡化程序,實行限時辦結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受到好評。
“公司能夠取得這么好的成績,離不開南寧高新區良好的投資環境。”位于高新技術開發區內的牙得安(南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執行長吳安民如此評價。公司于2001年進駐南寧,在高新技術開發區內建立了自己的生產、分裝、研發一系列機構。數年來,牙得安公司的發展勢頭十分迅猛,其生產技術、產品規格品種在國內同行業都處于領先水平。
獲得更多投資者好評的,是南寧工業園區創立的“特色服務”制度。針對不同的服務對象,園區實行特殊服務。南寧高新區在全區最早實行 “ 零收費 ”政策,盡力減少企業投資成本。針對外商投資企業不熟悉本地情況的問題,他們主動聯系專家和有關部門,為企業進行專題業務培訓,并對企業要求解決的問題和困難進行排查,發現一個及時解決一個。同時實行換位思考實現貼心服務。南寧高新區管委會要求所有員工要站在外商的立場思考問題,尊重對方,更著力于改善園區的產業環境。在可口可樂飲料項目成功投產后,南寧高新區相繼引進了珠海中富、滔達飲料等配套項目,為可口可樂項目構建良好的共生環境。目前南寧高新區正圍繞已形成優勢的生物制藥產業,進行生物醫藥產業園的建設,形成企業 “ 扎堆 ” 效應,促進優勢產業和關聯產業的發展。
臺灣麥斯集團系列鞋業項目是東盟經濟開發區在南寧市政府組織的“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大規模產業招商活動中引進的重大項目之一,于2007年12月18日簽約落戶園區。臺灣麥斯集團作為一家以高級鞋業為主的國際大型集團,為什么會選擇投資南寧?麥斯集團高層表示,南寧市對客商服務周到、誠懇、務實,辦事效率高,同時由于這里豐富的勞動力、土地、市場等資源已成為理想的產業轉移投資地,為臺資企業在南寧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前景,加之具體的服務措施,使投資者在這里更加感受到“家”的溫暖。
統籌監管突顯特色
覃章新說,建設工業園區發展工業經濟具有基礎設施可以互相充分利用、共享,排水治污等方面更加方便等優點,所以南寧市要求每個縣區都要建設一個工業園區或工業集中區。
經過幾年的努力,南寧市主要工業園區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主導產業,工業園區都明確了2至3個重點發展的主導產業,緊緊圍繞龍頭企業吸引培育上下游產業鏈,產業特色初步顯現。如高新區的電子信息、生物工程與制藥產業,經開區的消費品工業,南寧―東盟經開區的農副產品加工產業,江南工業園區的鋁加工產業,六景工業園區的重化工業等。
為解決開發區功能定位缺少全市性的統籌和監管,未能形成產業錯位發展和產業集聚等問題,促進南寧市開發區健康有序發展,更好地發揮開發區作為承接東部產業轉移重要載體作用,今年1月14日,南寧市人民政府出臺了關于開發區產業定位的意見,調整南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南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南寧—東盟經濟開發區、廣西良慶經濟開發區、南寧六景工業園區、南寧江南工業園區、南寧仙葫經濟開發區七個自治區級以上開發區及相思湖新區的重點產業發展定位。每個開發區定位的重點產業一般為3至4個,并結合該市“十一五”期間重點發展鋁加工、化工與精細化工、食品、糖業、機械制造、林漿紙、建材、電子信息、生物工程與制藥的產業定位。
據南寧市經委工業規劃科科長李朝暉介紹,根據南寧市工業發展戰略思路,到規劃末期(至2030年),南寧市將基本形成由工業帶、工業組團、工業園區、工業集中區四個等級層次的城市工業用地組織體系,構筑起“一個中心、兩條發展軸、五大工業組團、十一個重點工業(集中)區”的工業用地布局總體結構。
南寧工業園區經濟的長足發展,是北部灣經濟區園區經濟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隨著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國家戰略地位的明確、欽州保稅港區成立等重大利好消息的紛紛出臺,園區建設和發展承接了去年良好發展的態勢,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的運行格局,吸引如潮的加工貿易企業前來投資興業,為下一步北部灣經濟區園區經濟取得佳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今年上半年,以南北欽防為主體的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工業園區完成工業總產值361.1億元,其工業總產值、增加值、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等主要經濟指標均遠高于全區平均水平。北部灣經濟區園區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三大行業完成投資情況均居同行業前列,聚集效應初現,北部灣經濟區工業化加快發展。
在線咨詢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