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鞋業集群“抱團”過冬
日前,中國皮革協會第六屆理事會第二次擴大會議和2008中國國際皮革展、中國國際鞋類展和中國國際箱包、裘革服裝及服飾展在上海舉行。記者獲悉,身兼“重污染行業”和“勞動密集型行業”雙重身份的皮革業正大力推動節能減排,采用環保時尚品牌戰略。與此同時,產業終端制鞋業還打算通過力促集群發展來謀求產業升級。
中國鞋業出口和利潤仍在增長
雖然外界一直認為中國鞋業正在面臨生存大考,但是廣東省鞋業廠商會理事長王建新卻告訴記者,鞋業的生存狀態并不像傳言中所說的瀕臨絕境。國際皮業貿易協會主席、中國皮革協會理事長張淑華也認為:“我國皮革行業在經歷了20多年的快速發展之后進入了一個調整提升期。”
據王建新介紹,2007我國鞋類產品出口量及出口值仍為增長,只是出口量增幅比上年減緩了4個百分點,出口值增幅比去年還提高了1個百分點。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07年全部國有企業及500萬元以上皮革、毛皮及制品企業工業總產值比上年同比增長25.9%,銷售利潤也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
“當然目前很多中小型鞋廠都面臨著停產、半停產狀況,東莞就有幾百家鞋廠倒閉。”王建新說,目前鞋業正處于“內憂外患”的境地,由于美國次貸危機,歐盟反傾銷使得國外訂貨量大大減少,同時,部分中小型鞋廠因無力承擔勞動力成本的增長,而不再主動接訂單,被迫停產。
據悉,廣東省鞋業出口量占了生產量的70%,而上半年廣東省皮鞋出口量則減少了將近20%,全部依賴于出口的鞋廠幾乎全部倒閉。因此,包括制鞋業在內的皮革行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皮革業“綠色”工程度冬
記者發現,中國皮革協會第六屆理事會第二次擴大會議上,專門頒發了“全國皮革行業節能減排環保創新獎”。同時,中國國際皮革展上,中國皮革協會也特別為真皮標志、真皮標志生態皮革設立時尚生態園進行免費展示活動。
對此,王建新告訴記者,生態環保已經成為一種品牌和時尚,“真皮標志”與“真皮標志生態皮革”具有非常良好的品牌效應。打造品牌是皮革行業謀求升級的路徑之一,生態環保、節能減排也是皮革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據悉,廣東省目前有3家“真皮標志生態皮革”制革廠家,即南海中港皮業集團、鶴山洪萍皮業有限公司、揭西新裕發皮業有限公司。
業內人士分析,面對當前世界產業經濟格局,面對產業升級、環保創新、名牌戰略、國際化所帶來的機會,“真皮標志”將引領中國皮革產業切實把握行業特點和發展趨勢,優化產業結構,加快產品升級,強化節能減排與環保推廣,保持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推動中國從皮革制造大國走向皮革品牌強國。
國內鞋業集群“抱團”
此次展覽會上,除了國際國內知名制鞋企業參展外,許多地區皮鞋生產集群“抱團”亮相,全面展示各生產區域的專業形象和特色產品。
據介紹,成都武侯,重慶璧山,浙江溫州、溫嶺、海寧、桐鄉、平湖,廣東惠東、潮州,以及河北白溝、辛集等主要皮革生產區域都以區域團體的形式亮相展會。
“隨著區域品牌影響力逐漸增大,產業集群發展也是廣東鞋業未來發展趨勢。”王建新告訴記者,目前,花都獅嶺已被稱為“中國皮具之都”,惠東也成為“中國女鞋生產基地”,現在江門鶴山的“中國男鞋生產基地”和潮州的“中國工藝鞋生產基地”也正在申請中。
對此現象,相關業內人士分析,推進產業集群品牌建設也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出路之一,比如“溫州皮鞋”、“深圳服裝”等品牌集群就具備相對較強的競爭優勢,因此,產業集群的發展不失為中小企業“過冬”之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