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豐向淡馬錫增發39億港元新股
香港出口貿易商利豐有限公司(00494.HK)將向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發行總值約39億港元新股,用于收購歐美市場健康美容產品、成衣、玩具和鞋類等公司。新股發行后,淡馬錫將持有利豐4.62%的股份,成為僅次于利豐創始人馮氏家族的第二大股東。
利豐董事總經理馮國綸表示:“淡馬錫的策略投資將有助利豐于亞洲區內的業務發展,以及進一步使利豐能夠把握在此經濟環境下可能出現的任何收購機會。”美國經濟的下滑和歐洲經濟的疲軟,使得許多公司成了具有潛力的收購目標,集團將會利用此次募集到的資金來擴充產品類別和市場分布。他向記者舉例介紹說,在集團新開發的健康美容產品系列業務方面會收購一些好的公司。同時在歐洲,利豐將在成衣、玩具和鞋類等公司的傳統行業收購一些公司,利用他們在當地的銷售渠道和市場運作經驗,并結合利豐本身采購網絡,降低采購成本,發揮協同效應,提高利潤率和市場競爭力。
上月,利豐宣布將以約3.3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總部在紐約的著名中檔及百貨公司手袋品牌進口商Van Zeeland, Inc.的所有資產,包括其旗艦品牌Kathy Van Zeeland Handbags、B. Makowsky和Tignanello。Van Zeeland旗下的品牌在100多個零售點發售,其中包括著名的百貨商場Macy’s和JC Penney。該項收購旨在加強集團的時裝飾物業務,并使集團成為美國各零售分銷渠道的主要手袋供應商。
馮國綸在宣布該項收購時曾表示,3.30億美元的價格相當于Van Zeeland市盈率約5至6倍的水平,十分便宜。他同時指出,集團持有1億美元現金,該收購項目又是以分期付款方式支付,故短期內不會有資金壓力,也沒有融資需要。然而,與此同時穆迪卻將利豐列入了“負面”觀察名單,認為這項收購作價太高,且如果完全以債務支付收購款項,會削弱其未來的信貸狀況,增加財務壓力,影響公司運營。
昨日,馮國綸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公司當時計劃以一年短期銀行貸款來支付該項收購的費用。但更傾向有長期的資金來支持收購。”他認為淡馬錫是長期投資者,同時發行新股融資也更快捷,因此放棄了采用銀行貸款的方法。
利豐的三年計劃是,通過內部增長及并購達到總銷售額200億美元及核心盈利10億美元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