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破求職年齡的障礙
“我不能再換工作了,因為我已經過了35歲。”“快40歲,我下崗了,再也沒有單位會要我。”
―――是這樣么?美成功學專家告訴我們:突破這種直線性思維,沒有事情是由一個簡單原因造成的。
人稱如今求職有三大障礙:學歷、經驗、年齡。學歷可以勤奮爭取;經驗可以默默積累;只有年齡,是無法逾越的鴻溝。
幾乎所有招聘廣告都要求:“35歲以下”,僅這一條,屏蔽了多少有才華、有能力、身心都還年輕的、完全可以勝任工作的人們。對應聘者有年齡限制,已成為眾多招聘單位約定俗成的條件。
單位:為什么要限制年齡
―――“大多數人年齡一大,進取心沒有了,到這兒來就是養老。一家銀行的人事主管說。因為銀行效益好,不少人介紹熟人到這兒工作,大多數年齡都不小了。這些人到這兒就是來養老,工作懶懶散散,還盡搞人事關系。”
據了解,認為“人年齡一大,就沒有進取心了”,幾乎是普遍社會心態。
―――“我們的工作辛苦,需要體力好的年輕人。”
一書店招聘圖書業務代表,要求30歲以下,招聘人說:“我們的工作比較辛苦,適合體力好的年輕人。”而且,“最好沒有成家,沒有拖累。”
―――這么大年輕還要換工作,不好理解,恐怕個人有問題。
像對待大齡未婚青年一樣,對年近40歲還要換工作的人,不少人戴著有色眼鏡看待。“這個人不踏實,這么大了還要換工作,肯定是這山望著那山高。”“肯定在單位和別人處不好,才會這么大年齡還想換工作。”
―――還有的單位認為年輕人好使,年輕人多,朝氣蓬勃;老人多,老氣橫秋。也有的單位怕來應聘的人太多,用年齡“卡一下”。
我不是“大多數”,我是一個個體
說到底,如今應聘者還是相對弱者,他們更多處于被用人單位挑選的位置,用人單位提出的任何要求都被認為是必須遵守的。要想沖破這種障礙,就必須先沖破自己頭腦中的傳統思維。
很多人一看到年齡限制,就覺得自己不夠條件。其實單位設置年齡限制的理由,都是針對他們心中“大多數人”的“老年病”而言的,其中不無偏見。要端正這種觀念:我不是“大多數”,我是一個個體。當然,如果你認為自己也像“大多數”一樣,人過三十五,沒奔頭了,找個單位養老吧;身體不行了,找個單位報銷藥費吧;工作這么多年了,怎能和小年輕平起平坐。如果持這些想法,恰是招聘單位不歡迎的那類人。如果你認為自己身體好著呢,和年輕人沒有什么差別;多年在機關里窩著,快40歲了才想明白,想換個適合自己的崗位好好干一把。那么,相信這個年齡障礙不會擋住你前進的道路。
專家建議,你可以針對招聘單位的顧慮,采取以下辦法,沖破年齡障礙:
―――可以利用自己的社會關系,設法在你的“偶像單位”中找到熟人,托人推薦,給你一次面談的機會。
―――你可以打電話問“年齡限制是否嚴格”,大多數單位回答含糊。在對方遲疑之際,你可以向對方要求一次“面試機會”。
獲得面試機會后,你可以探問對方為什么訂年齡限制。針對對方的回答,一一予以解釋。透過談吐,對方了解你朝氣仍在,而且你的經驗,你的閱歷,你的自我把握能力,更是年輕人不可企及―――人事主管會欣喜地發現,他們險些錯過一位難得的人才。
- 上一篇:幾條捷徑讓你找到好工作
- 下一篇:去大公司好還是小公司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