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廣東體育科技博覽會:借奧運東風 興體育產業
北京奧運會剛剛落幕,殘奧會即將開幕,中國體育產業乘著“奧運東風”走向世界。后奧運時代,體育經濟和體育產業有何新動向?即將開幕的“2008年廣東國際體育科技博覽會、第5屆粵港澳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暨第9屆中國(廣東)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將提供最新動態資訊和發展商機。本屆體博會將于2008年9月5日~7日在廣州錦漢展覽中心舉行。廣東體博會自2000年首次在廣州舉辦以來,如今已發展成亞洲第3大、國內第2大的體育用品專業展會。本屆大會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批準,得到2010年廣州亞運會組委會特別支持,由中國體育科學學會、國家體育總局體育器材裝備中心、廣東省體育局、香港特別行政區民政事務局、澳門特別行政區體育發展局、廣東省體育產業協會、恒和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
平臺
“泛珠三角”最具活力
CEPA(“內地與香港更緊密經貿關系安排”的英文簡稱)的正式實施,加速推動了粵、港、澳地區以及中國內地9省、區在內的200萬平方公里的“泛珠三角”經濟圈的形成和發展,“泛珠三角”將會成為世界上最繁榮、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同時也是國內外體育用品制造商進入亞運市場的最佳舞臺。
始于2004年的粵、港、澳體育博覽會,每年在廣州出口商品交易會流花展館舉行一屆,首屆即有海內外200多家企業參展,為體育產業與國際體育產業接軌、交流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合作平臺。本屆博覽會,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有關部門均在展會中搭建了特裝展臺,借助體博會的平臺作用積極推廣泛珠體育合作,促進區域間的體育交流和發展。
機遇
瞄準亞運大運商機
作為2010年亞運會主辦城市,廣州的體育產業已進入一個高速發展的快車道,這對于中國乃至亞洲體育產業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廣東體博會密切結合亞運會、世界大運會、全國大運會、民運會和省運會的各種大賽宣傳推廣與籌備工作,在展覽期間全方位地協助參展商進入幾大體育盛事的龐大市場。
規格
打造頂級體育盛會
一直以來,粵、港、澳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都以高規格、高標準進行組織、籌備,本屆體博會也不例外。本次展會首次由國家體育總局體育器材裝備中心、中國體育科學學會共同參與主辦,由廣東省體育局、香港特別行政區民政事務局、澳門特別行政區體育發展局、廣東省體育產業協會和恒和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如此高規格的展會必將會引起國際組織、國際社會和體育行業界的高度關注,博覽會將組織全方位,多元化的推廣活動,同時與海內外近百家媒體建立廣泛而緊密的合作,確保展會的買家質量與規模。
規模
8大展區為歷屆之最
從2001年7月13日申辦奧運成功,到百年奧運首次來到中國,在長達8年的時間內,中國體育產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而體博會也在快速增長的需求中不斷擴容。第9屆廣東體博會預計投入8個展區16000平方米的展覽場地,共有10大展示內容。
據主辦單位不完全統計,截至今年7月底,已有國內外200多家知名企業和組織報名預訂了展位,其中包括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體育發展局、雙魚、閃電、康威、金公爵等國內外知名體育用品企業和品牌參展。
近百家國內外知名媒體將進行現場報道,這為廣東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營造了良好的氛圍,為供需雙方搭建一個優質的展示、貿易、溝通、交流平臺。
專業
建綜合體育產業平臺
經過階段性發展,廣東體博會早已脫離品牌展示、訂貨交易、信息交流、項目洽談的展會模式,而正逐步成為以體育用品為核心,兼顧營銷體育賽事資源、推廣體育文化的綜合性體育產業的平臺。這是一次世界性的體育科技盛會,“貿易、交流與合作”是此次大會的主題。
借力
奧科會上打響前哨戰
北京奧運會的影響無疑是深遠的。2008年奧科會于8月1日~5日在廣州舉行,將廣州和奧運會緊密相連,在奧運會前夕,使廣州成為全球最受關注的城市之一。奧科會期間,2008中國國際體育科技博覽會、第5屆粵港澳暨第9屆中國(廣東)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組委會積極參與,在奧科會現場設置展位,接受了與會代表的咨詢,介紹廣東體博會的歷史和規模,向來自全世界的2500多名體育界代表發出了邀請,許多代表對廣東體博會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一些代表在進行詳細咨詢后,希望屆時能前來觀摩采購。奧科會為體博會插上了一雙翅膀,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國際影響力。
互動
奧運冠軍將現場互動
博覽會期間,組委會特邀請在北京奧運會上獲得金牌的廣東籍運動員和廣東宏遠籃球隊隊員到場,進行現場簽名、合影等互動活動,為廣大與會人士提供了一次與奧運冠軍、明星隊員零距離接觸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