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華寶鞋業:不等不靠找出路
輕點鼠標,電腦屏幕上的鞋樣越修越完美;按下按鈕,精密控制的壓模機將鞋幫準確壓固在楦頭上……8月28日,記者在廣東省華堅集團東莞華寶鞋業生產車間看到的情景,徹底顛覆了腦海中對于鞋廠的舊印象。作為珠三角典型的外向型加工貿易企業,華寶鞋業是廣東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
1996年,現任公司董事長張華榮帶領80多個江西人南下東莞創業,專注鞋業制造。終于依靠精湛的技術、卓越的品質和一流的服務,華寶逐漸贏得了NINA、范思哲等多個國際知名品牌青睞。
2007年以來,在國內原材料價格上漲,人民幣升值等國內外大環境影響下,珠三角近一半的鞋類出口企業受到沖擊。華寶鞋業2007年出口數量1451萬雙,比2006年同期增長10%以上,預計2008年實際出口數量仍將超過1400萬雙,保持著較大規模。與此同時,受匯率、成本、退稅政策等因素影響,2007年企業利潤一度大幅度下滑,但通過積極主動轉型和升級,2008年不但訂單數量沒有減少,利潤預計比2007年上升20%左右。
面對國內外各種壓力,華寶不等不靠,又一次在改革創新中尋找發展出路,向生產流程精細化、工藝標準合理化要效益,使利潤提高了2%—3%;通過動員一線操作和管理員工就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節約資金200多萬元。
而早在幾年前,別的企業還滿足于低端代工,賺取加工費時,華寶已居安思危地做起了兩件事:產業鏈一體化,生產地多極化。“困難時期,這就是我們的優勢。”張華榮說,這種轉型使得公司在成本增加了12%,利潤率從8%—10%下降至2%—5%的困境下挺了過來。
同時,華寶果斷調整市場戰略,由單一的加工貿易轉為加工貿易和自主品牌共同發展,并不斷在技術、產品上革新。2005年以來,華寶先后成立7個研發團隊,研發人員2800余人。公司投資4000萬元,先后引進“成龍”品牌,收購“卡佛兒”品牌,并計劃在國內開辦3000家自主品牌專賣店。
張華榮說,我們的升級不是解決當下的困難,而是為未來3年至10年甚至更長時間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為行業永續經營做好鋪墊。
- 上一篇:看奧運后經濟 奧康鉚勁前行
- 下一篇: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