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都晉江搶抓先機拓展發展空間
客觀判斷當前經濟形勢積極有為應對
“歷史經驗證明,晉江改革開放30年的歷程就是‘越是困難越向前’的歷程。越是在普遍困難的環境中,晉江人就越能捕捉生機、抓住先機,乘勢拓展更大的發展空間,愛拼善贏的精神特質就越能得到酣暢淋漓的發揮”,泉州市委常委、晉江市委書記楊益民在分析該市當前的經濟形式和如何積極采取應對措施時說。
困難即是機遇
機遇亦是挑戰
說起目前晉江經濟環境比較困難,那么到底難在哪里呢?
從國際經濟形勢來看,主要有六個因素:一是全球通脹壓力加劇;二是美國次貸影響蔓延;三是世界經濟增速放緩;四是國際油價持續暴漲;五是美元匯率頻繁下跌;六是貿易壁壘層出不窮。這六個因素,既導致外部需求下降,又造成出口成本上揚,都對我市對外經濟產生了很現實的影響。目前我國出口產品大多是勞動密集型民生產品,如果進口國放開進口,就會對其民族工業和價格體制造成沖擊,所以國外貿易設限屢出新招;現在我市很多產業都以石油中下游產品為主要原料,油價上漲直接抬升了生產成本,再加上美元頻繁貶值使制造商在價格談判中處于劣勢,所以出口企業的利潤空間受到擠壓。
從國內和當地經濟形勢來看,也有六個因素:一是銀根緊縮對中小企業影響很大,使我市部分企業面臨資金困難。盡管規模企業是晉江工業的主力,部分小企業停產、歇業等情況不至影響經濟基本面,但由此連帶而來的失業增加、勞動糾紛、治安穩定等社會問題,都引起該市的高度重視。再者,銀根緊縮對大企業并非沒有影響。該市一些大企業涉足房地產開發,在銀根緊縮的情況下擠占了部分生產流動資金,一旦房市復蘇遲緩,也將使部分大企業面臨資金周轉不靈的問題。二是生產要素價格全面上漲,給企業造成很大的成本壓力。煤、電、油、鋼材等基本能源和原材料價格普遍上揚,勞動力成本近年來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上升,今年可能達到20%%,都增加了成本控制的難度。三是用地供給仍然是制約晉江經濟發展的一個主要瓶頸,限制了企業的發展空間。很多項目、很多企業都在盼著用地,有的苦等三年、五年,有的長期得不到供地,只好搬到外地去發展。四是企業外遷和稅源外流,客觀上成為影響晉江經濟社會發展后勁的一個因素。分析此中原因,有的是經濟規律和產業規律使然,有的則不能不從政務效率、服務質量等非經濟層面去尋找原因。五是軟環境優勢正在弱化,一些新的“不合時宜”阻礙了經濟發展步伐。企業常有對軟環境問題的反映和對政府部門辦事效率的投訴,從今年千家企業大會的測評結果來看,一些部門在企業眼中形象并不佳。六是前有標兵、后有追兵,山外有山、樓外有樓,經濟發展后勁亟須進一步增強。
當前的經濟形勢,對晉江既有不利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經過半年的努力,該市已經防止了經濟的大起大落,持續了穩中有升的勢頭。在攻堅克難的共同應對中,該市倍感大局的穩定來之不易,倍感“越是困難越向前”的氣魄尤為可貴。2008年上半年,晉江市政府、企業和社會都采取了一系列積極有為的應對措施,經濟運行沒有發生大的波動,繼續保持穩中有升的向上勢頭,充分說明了晉江經濟、晉江企業應對困難、化解風險的能力更強了。
楊益民強調,這一切,全市必須認清當前遇到的新問題、新困難,目的在于全面、客觀、辯證地看待當前的經濟形勢,進一步發揚晉江人感時知變、搶抓機遇、困境求生的拼搏傳統,在形勢比較嚴峻的情況下,找到產業的生機、發展的機遇和更大的空間。我們務必倍加珍惜,努力在下半年以至今后的發展中趨利避害、化弊為利,實現晉江經濟社會的躍升發展。
解近憂
面對當前經濟發展遇到的困難,晉江市政府認識到這既有國內外經濟形勢影響的因素,也有自身存在的問題。為著力破解自身存在的問題,緩解經濟形勢影響,對此,該市提出了政府、企業和社會都要聯動、互動,力求在征地、供地、融資、出口等7個方面找出破解難題的有為方法。
一要破解征地難問題。征地工作進展緩慢,重點項目就難以推進,經濟發展就沒了后勁,廣大晉江人民的共同利益就要受到影響。現在人們都把征地工作視為“天下第一難”,但不能因為“難”就心懷畏懼、束手無策,辦法總比困難多,關鍵是要多想辦法、多做工作,把握好原則性和靈活性的統一。要在嚴格遵從國家法律、緊密結合晉江實際、廣泛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認真制定宏觀層面上的征地拆遷指導意見,區別不同區域、不同情況,研究和采取符合當地實際的政策措施。
二要破解供地難問題。供地難主要集中在報批環節。一方面,國土管理部門要積極發揮加快土地報批速度的主觀能動性;另一方面,加快土地報批速度也不能只依賴國土管理部門,業主、所在鎮、街道和國土管理部門要形成合力,相互配合,密切協作,共同破解供地難問題。與此同時,還要強調一個觀念轉變問題,強調一個資源盤活問題,要通過依法依規加大土地收儲力度,努力變“項目等土地”為“土地找項目”;要注意盤活閑置的土地和廠房,把土地資源效益發揮到最大、最優。
三要破解融資難問題。不久前,晉江市成立了由七匹狼控股的融資擔保公司。政府出資30%%,但不承擔風險,也不參與收益分配,等于投入一筆啟動資金。這家擔保公司一成立就為3家中小企業提供了融資擔保,解決了資金難題。由此可見,大企業在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中大有可為。要鼓勵大企業和行業協會牽頭組建擔保公司,互惠互利地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同時,要鼓勵品牌企業與中小企業加強聯盟、合作,以產業鏈為紐帶,強化資本聯合、參股、兼并,既實現產業縱向整合,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
四要破解出口難問題。要鼓勵行業協會牽頭組建價格聯盟,在出口價格談判中協調立場、共同進退,防止出現價格上的惡性競爭;要鼓勵企業繼續優化出口渠道,不要“把雞蛋都放到一個籃子里”。同時,要積極引導企業打好“品牌”這張“牌”。有自主品牌的出口企業,要想方設法在國外設立自主營銷窗口,直接面對國外消費者和市場信息,爭取更大的利潤空間。有條件的企業要積極探索收購國外品牌的途徑,利用國外品牌在國際市場銷售,就能夠有效打破貿易壁壘、化解貿易設限。
五要解決企業生存發展問題。要把提高管理水平、增強創新能力和找準發展戰略有機統一起來。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通過加強企業管理來提高生產運營效率,不失為減少企業成本的一個有效方法。而從根本上講、從長遠來看,只有不斷增強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才能提高競爭力,實現做大、做優、做活、做強、做久的目標。同時,企業要主動順應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適時進行企業定位、市場定位和營銷手段等戰略性調整。
六要提供政策支持。各級、各有關部門包括各級領導都要關注企業運行,幫助企業渡過眼下的關口、拓展更大的空間。在今年的千家企業大會上,就有建立了市領導掛鉤納稅500萬元以上企業的制度。各相關部門要經常走訪企業,了解生產經營第一線的情況和需要,幫助企業解決自身難以解決的問題,及時而又有針對性地制定扶持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
七要培植稅源、跟蹤稅源。從上半年的納稅情況來看,各鎮、街道很不平衡,好、中、差都有,有的是正常的,也有一些不正常。有的鎮企業生產旺盛、消費強勁,但稅收就是上不去,這就要注意找原因、找對策;而更重要的則是要支持、鼓勵企業增資擴營,上新的項目,培育新的稅源。稅務部門是稅收工作的主體,其他部門和鎮、街道也各有責任,大家都要共同研究培植稅源、跟蹤稅源的措施。
謀長遠
面對當前經濟發展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如果說以上7個方面意在“解近憂”的話,那么更重要的則是“謀長遠”,牢牢抓住經濟工作中帶有全局性、戰略性、根本性的重大問題,努力做到把握大勢、順勢有為,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進而實現發展的轉型、升級和跨越。對此在如何促進長遠發展方面,晉江市著重在調整產業結構、深化品牌戰略、大力實施人才發展戰略等方面加大了推進力度。
首先,堅定不移地落實項目帶動戰略。這是經濟持續發展、增強發展后勁的根本所在和戰略支撐。除招商選資、新上項目外,還要高度重視企業的增資擴營問題;除加快單體項目建設進度外,還要加快載體項目建設進度。要利用國家級出口加工區這個載體,努力把高新技術項目引進來;要實質性啟動省級裝備制造業基地建設,使之成為提高晉江重化工業比重的重要依托;要科學規劃和策劃國家體育產業基地,充分發揮現有體育產業的基礎和優勢,做大做強體育產業經濟,使之成為推進結構調整和城市轉型的新引擎。
二是積極有為地調整產業結構。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希望在于依靠科技進步和優化管理來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現在,企業非常重視研發投入,引進先進技術的積極性很高,一些龍頭企業的研發投入已占年銷售額的5%%~10%%,對此政府強調要給予正確引導、積極鼓勵。如果企業銷售額有10個億、20個億,那么研發投入就有5000萬、1個億,充分反映了企業科技進步意識和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這是最大的競爭力。另一方面,鼓勵大力引進、培育、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對已經落地的高新技術企業,留足預備用地,努力把配套企業也引進來,做長產業鏈、形成產業群。再一方面是要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現代服務業和品牌貿易,加快扭轉第三產業發育不良的弱勢。
三是要繼續深化品牌戰略。目前晉江的品牌眾多,在全國、全省首屈一指,專賣店數量至少有15萬至20萬家,市場一線信息比較及時、準確,生產的方向性和目的性也比較強。政府必要時要給予政策措施,引導品牌企業帶動中小企業,走聯合協作、多贏共贏的路,支持品牌企業發展、扶持中小企業發展。
四是引導企業規范改制、健康上市。一方面,要繼續提高政府服務水平、推動企業改制上市,幫助企業做實質性的工作、解決遇到的困難;另一方面,要加強對企業改制上市的政府監管,引導企業規范改制、健康上市,防止企業虛假包裝、中介違規操作。
五是大力實施人才發展戰略。沒有人才,就沒有發展,人才是晉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關鍵因素。要把人才引進與人才培育很好地結合起來,在創造人才引進環境、加大人才引進力度的同時,進一步加強人才培訓工作,整體提高晉江的人力資源素質。幾年前政府組織企業家到北大等高校舉辦總裁班,這幾年又舉辦“財智論壇”,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企業家們從中受到了啟發,開闊了視野,強化了危機感,并與老師成為朋友,把他們請來當顧問,這就是收獲,在企業發展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楊益民指出,破解當前的困難、促進長遠的發展,實現晉江經濟社會的躍升發展,是全市人民、社會各界的共同責任,但首先是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黨員、干部的責任。俗話說“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們的干部一定要實實在在做點好事、做點實事,不辜負群眾的信任,不辜負自己的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