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石門鞋企“抱團”謀發展
在當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正經受重重考驗的情況下,石門鎮眾多的鞋業企業卻能做到心中不慌,原因何在?因為他們擁有“石門皮鞋”這張“金名片”。在去年成功創建嘉興市級鞋業品牌基地的基礎上,今年,石門鎮又將爭創浙江省級鞋業專業商標品牌基地。
鞋業是石門鎮的特色產業,在全鎮工業經濟中占據重要位置。據不完全統計,全鎮現有登記在冊的皮鞋及相關企業160余家,到去年年底,鞋業總產值達到了15億元,占全鎮總量的23%。然而長期以來,石門鞋業都是以貼牌加工為主,商標注冊量小,自有品牌使用率低,這種“為他人作嫁衣”的加工方式,從某種程度上也制約了石門鞋業的發展。
為了將擁有的數量優勢,逐步轉化為質量優勢、品牌優勢和集聚優勢,石門鎮加快了品牌基地建設步伐,制訂出臺了一系列的管理辦法和獎勵措施,引導鞋業企業實施品牌戰略。在政策的引領下,石門鎮的鞋業企業掀起了創品牌的高潮。到目前為止,全鎮皮鞋企業已擁有自主品牌28只,其中“圣丹麗”、“芭妮”兩個品牌還獲得了中國馳名商標和國家免檢產品,另有浙江省著名商標2只、嘉興市著名商標5只,桐鄉市著名商標5只。
通過創建品牌基地,也讓企業嘗到了擁有自有品牌的甜頭,開始從“要我創牌”向“我要創牌”轉變。“企業要發展必須靠品牌,產品闖市場也要靠品牌。”嘉興市圣丹麗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深有感觸地說,通過爭創名牌,“圣丹麗”取得了較大的經濟效益,接下來,企業還準備專門成立品牌研發中心,通過在全國各大城市設營銷店、加大廣告宣傳力度等,打響自己的品牌,將企業真正做大做強。
石門鎮黨委書記徐鳴陽告訴記者,制鞋行業是傳統勞動密集型企業,今年以來,受原材料漲價、勞動用工成本增加等影響,珠三角地區大批制鞋企業關停。石門鎮的制鞋企業盡管也受到了影響,但經營效益還是有所提升,鞋業個數不減反增,發展趨勢較好。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品牌建設。只有通過品牌創建,才能提高產品附加值,提升產業層次。而石門鞋業品牌基地建設,就是要充分發揮品牌基地的集約和輻射作用,鼓勵皮鞋企業“抱團”創牌,叫響“石門皮鞋”這個品牌,從而推動鞋業塊狀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