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外貿出口亮紅燈
“次貸”波及外貿企業,出口額驟減,出口壞賬激增,中國外貿業高速發展下風險意識再度缺位。
受累次貸危機,美國已成出口企業重災區,尤其是對中國外貿企業而言。
“受次貸危機影響,上半年,我們接到的全國報案數比去年同期增長125%。美國爆發次貸危機以來,眾多歐美企業遭遇資金周轉困難,其中一部分歐美企業將風險向中國出口企業轉嫁。”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溫州辦事處負責人周毅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次貸危機使美國企業違約率上升。據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溫州辦事處統計,2007年3月至2008年2月,該處受理的溫州外貿出口報損案件涉及總金額為879.38萬美元,同比增長了639%(全國同期報損案值同比增長250%)。在溫州的報損案中,有75%的涉案金額來自美國。表明了由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主要發達國家經濟放緩對出口的影響正在不斷顯現。
報損案同比增長639%背后,折射出在大的經濟環境影響下,中國外貿業尤其是溫州外向型企業遭受到的欠債風波正在升級,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
次貸危機導致溫州“一低一高” 國際5千家拖欠戶榜上有名
一系列的影響最終轉嫁到了出口企業本身。以溫州的鞋類企業為例,買家比較集中,美國是主要的市場,由于次貸危機影響,拖累了美國的一般消費品市場的景氣度,導致市場需求下降。據統計,溫州鞋企虧損面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38%,出口額以美元計價增長率僅為0.3%,如果以人民幣計算出口交貨值,業務量其實是負增長!
不僅僅是鞋企,溫州外貿總體情況也不容樂觀。據溫州市發改委材料披露:今年1-4月全市進出口、出口、進口三項指標增幅均低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分別低于全國5.7、0.5和18.3個百分點,低于全省6.2、2.9和17.8個百分點。
就在溫州外貿業整體走低時,市場還必須要接受一個并非好消息的“走高”現象。周毅對記者說,2008年一季度美國買家報損案件數量增幅不大,但報損金額激增。一季度美國買家出險報損案件數量同比增加12.2%;而報損總金額同比增加144.4%。在報損案件數量增幅不大的情況下,報損金額激增,這表明2008年一季度美國買家出險案件單筆報損金額較高,風險較為集中。
事實上,溫州并不是個案,長三角、珠三角等外貿企業面臨的風險都在不斷增加。部分買家甚至已經由于拖欠出口企業的貨款而被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凍結了承保信用額度。到目前為止,世界范圍內因為拖欠中國出口企業貨款的海外買家以及因破產喪失償付能力的海外買家就有5千多戶被登記在案。
在全國范圍內,今年上半年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幫助投保的企業客戶進行了上萬份海外企業客戶的信用資質調查。以民營經濟欠發達的遼寧為例,今年前兩個月,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遼寧分公司共接企業出口風險報案20余起,案值超過600萬美元,分別比去年同期高出283%和286%。從報案情況看,今年前兩個月出口企業遭遇的風險有兩個特點:一是風險水平較低的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風險發生率激增,占報案總數的一半以上,比去年同期增了333%;二是在報案中“拒收”案共9件,比例高達39%。 “拒收”比例的提高,往往意味著買方的支付能力不足,也昭示著買方所在國市場的景氣程度下降,這些都導致出口企業財產、利潤受損失。周毅對記者說,從發生風險的美國買家企業類型來看,涉案的買家來自不同行業,貿易商、生產制造商和連鎖經營機構都有,從行業看,一般消費品領域的占據多數。
3%的出口信用保險覆蓋率低于國際標準 報損金額同期比增兩倍半
需要指出的是,國際貿易往來拖欠債務事件在國際上早就存在,只不過其它國家的出口信用體系非常發達,對本國外貿業起到了很好的避險和防范作用,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由于起步晚,很多企業認識不足,美國次貸危機導致這一現象非常突出。
據悉,全球貿易中有12%到15%的出口貿易得到了信用保險的風險涵蓋,而中國的一般貿易出口中投保了出口信用保險的比率只占一般貿易出口總額的3%左右,國內貿易中使用信用保險的比例更是微乎其微。
我們可以簡單算一筆帳,以2007年為例,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接到的一般貿易項下發生收匯損失的報案金額2.7億美元,而實際上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承保的份額占一般貿易出口總量的3%左右,由此可以簡單測算,每年中國出口收匯的損失金額應該在80億美元左右,這些恰恰是很多外向型企業可能存在的隱患或面臨的風險。
如果從根源上剖析這一問題就會發現,自2007年下半年以來,在美國次貸危機影響下,部分美國進口企業銷售受阻、償付能力下降、對外付款放緩甚至陷入無力償付債務、破產的境地。周毅介紹說,美國買家出險案件中,百萬美元以上的重大案件較上年同期增加近三倍;報損金額較上年同期增加近兩倍半。
商務部相關統計顯示,中國企業被拖欠的海外欠款近千億美元,而且每年還以150億美元左右的速度在增加,美國企業的經營險風在次貸危機中無疑會進一步上升。值得警惕的是,國際上出現的買家欠款事件中,一些行業受影響比較大。比如,溫州出口企業主要從事制鞋(占25%)、低壓電器(占20%)、紡織原料和服裝(占14%)、打火機(占10%)、制革(占5%)、塑料制品、眼鏡、鈕扣拉鏈、印刷包裝、制筆等產業。這些產業都是勞動密集型的產業,產品附加值低,受宏觀經濟調控和美國次貸危機影響大,目前面臨著較大的困境。
記者采訪中獲悉,近5年來,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累計為數千家企業提供了信用保險服務,向數百家企業支付賠款超過5億美元,帶動約70家銀行為企業融資約2000億元人民幣,為出口企業追回拖欠賬款約2億美元。和其它國家相比,中國外貿企業在投保方面,仍處于初階段。
美國次貸危機還遠未結束,全球經濟也未有徹底轉暖跡象,這對中國企業還會產生怎樣的影響,美國是否繼續成為中國企業的重災區?還需要拭目以待。
- 上一篇:美國紡織業提出對我國明年紡織品進口監控
- 下一篇:通脹持續沖擊!美國鞋類產品需求驟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