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服貼牌生產企業ERP選型總結
貼牌生產,可以說是中國制造業中的一大特色。在中小企業中,有很多企業都是貼牌生產。所謂的貼牌生產,就是其他大牌生產廠商的生產廠家,企業沒有自己的品牌。如現在很多品牌,如鼠標、家庭電器等等,不是牌子所在企業自己生產,而是委托其他廠家生產,然后貼上他們自己的牌子而已。針對這些類型的企業,在 ERP選型的時候,需要注意一點什么呢?
筆者在任職ERP項目實施顧問期間,也遇到過不少的貼牌生產企業。為此,筆者把自己在這方面的經驗向大家交流一下,看看貼牌型生產企業,在ERP選型的時候,可以從哪些方面出發,有哪些值得借鑒的地方。
貼牌生產企業在ERP選型的時候,首先需要遵守一些普遍的規則,如要符合自己行業的特點,無論是服裝行業還是五金制造行業,都需要選擇符合自己行業的 ERP軟件;如要注意ERP的規模跟自己企業的規模相適應,反之小腳穿大鞋或者大腳穿小鞋等等。在遵守這些普遍性的規則之后,就要考慮貼牌生產企業的一些特殊性,來考慮ERP的功能,能否滿足這方面的需要。
一、客供品管理,是貼牌生產企業不可逃避的問題
對于貼牌生產企業,跟其他自有品牌很大的一個不同點,就在于一個客供
品的管理。所謂客供品,就是企業在生產的過程中,很多原材料都是客戶提供的。小到產品的商標,大到某個原材料,可能是客戶提供。針對這種情況,該如何管理呢?
針對客供品的管理,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當客戶提供的客供品企業倉庫中也有,該如何處理?也就是說,企業庫存中,有個零件,一部分時企業自己采購的,用于自有品牌的生產,而另外一部分是客戶提供的,用于他們特定產品的生產。針對這種業務,在庫存管理、發料管理時,該進行如何控制呢?產品編碼的時候,是否需要獨立編碼呢?等等。
二是客戶提供的產品有計價與不計價的區分。計價的客供品,也就是說,要先從客戶那邊采購,然后再從應手賬款中扣掉。而這個又有計稅與不計稅的區別。計稅的話,就是指向客戶購買的原材料,客戶也需要提供相應的增值稅發票,然后,再計算銷售金額的增值稅時,不能夠把原材料的價格直接扣掉,而應該全額計算銷項的增值稅額。而如果不計稅的話,就是指向客戶采購的原材料不計算增值稅,客戶也不用提供增值稅發票;在計算銷售金額的增值稅時,要先把這個用到的原材料金額扣除,然后再算增值稅額。以上是客供品計算價值時的情形。還有一種就是客戶無償提供客供品,當然,在定義銷售價格上,就不會考慮這個客供品的成本。同時,在計算產品成本的時候,也不會把客戶提供的原材料計算到成本中去;在統計庫存金額的時候,也不會把它統計進去。也就是說,客戶提供的客供品相當于不是企業的資產,而是客戶暫時寄存在企業中的。
所以,客戶品管理的情形比較復雜,企業在ERP產品選型的時候,最好需要考察一下,ERP軟件中有沒有專門針對客供品的管理方案。因為這么復雜的情形,若通過二次開發來完成的話,工作量會很大,而且也會大大的影響系統的穩定性。
二、客戶指定零件供應商與品牌,該如何管理?
在貼牌生產的企業中,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情形,就是在選擇原材料時,企業可能缺乏獨立性。如企業在生產某個產品時,客戶會指定其中某個原材料的供應商,企業生產他們的產品時,必須向他們進行采購。
如筆者在給一家客戶實施項目時,就遇到過這種情況。他們有某個產品甲,是貼牌生產的。這個產品需要用到某個原材料A,客戶指定這個原材料必須向一個特定的供應商采購。而此時,企業自己也有個產品乙,也需要用到這個原材料A。不同供應商之間的產品沒有本質的區別,就是供應商不同而已。遇到這種情況的話,一般會出現以下問題:
一是由于客戶可能跟供應商之間存在著某種的利益關系,所以,這個原材料兩個供應商之間價格不同。有時候,客戶指定的供應商的價格明顯比企業自己找的供應商價格要高。為此,若采用同一個編碼的話,明顯不行,會產生錯誤。若采用兩個編碼的話,則就存在一物二碼的情況。此時,該采用什么折中的方法來處理呢?
二是有時候客戶指定的供應商與企業自己找的供應商之間沒有價格上的差異,而主要是認證有關。如客戶規定,生產他們的產品所用到的原材料,必須先經過他們檢驗。為此,企業若為客戶進行貼牌生產的話,則客戶會給企業一張可選供應商的列表,然后,企業可以從這張列表中選擇合適的供應商,價格也要企業自己去談。針對這種情況的話,主要是列表中的供應商與不在列表中的供應商的產品,如何進行選擇?因為價格上沒有明顯的差異,所以,列表中的供應商企業其他的產品中可能也會向他們采購,此時,就會發生混亂。針對這種情況,ERP系統又是如何控制呢?
針對這種需求,企業在ERP選型的時候,最好能夠事先考慮到;并在選型的時候,判斷對方是否有這方面的現成功能。因為這個功能是一個比較復雜的流程,若通過二次開發來完成的話,則無論從二次開發的成本、二次開發所占用的時間、系統的穩定性上面都會有不利的影響。所以,最好是ERP系統有針對這種業務的解決方案。然后再一些細節上若不能夠滿足的話,則考慮采用二次開發來進行完善。也就是說,ERP系統在進行二次開發的時候,最好要避免一些主干流程的更改或者添加,而只是對一些細小功能與流程的完善。
三、同一個產品,有多個品牌,該如何控制?
在貼牌生產企業中,還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同一個產品,如一把卷尺,從外觀、材質上完全相同,只是商標不同,不同商標標志著不同的客戶。此時,該如何管理呢?
若建立不同的品號,可以是可以,但是,這不是最佳方案。因為建立一個產品,不是這么簡單的事情,其需要對應很多內容。最關鍵的就是要建立多個無聊清單,當某種原材料需要更改時,則需要更改多個產品的物料清單。很明顯,不同的客戶建立不同的品號,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但是,會明顯加大數據維護的工作量。
針對這種情況,或許可以采用特征件來完成。特征件就是表示某個產品需要用到一個原材料,如商標。在具體生產時,有很多選擇。但是,只能采用其中的一個,而且必須采用。一般在銷售訂單開立的時候,需要指定特征件的內容。所以,遇到這種需求時,企業可以把商標設置為特征件,然后再銷售訂單開立的時候,有業務人員指定具體采用什么商標。
不過,后來在使用的過程中,我們還是做了一些二次開發。讓系統能夠自動根據客戶來選擇商標,而不是手工來指定。如此的話,就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因為業務員商標選擇錯誤而導致的后續連鎖反應。
所以,若貼牌生產企業遇到同一個產品有不同品牌即不同商標的時候,就需要考慮該如何處理。若這種情況比較少,只是個別現象的話,則可以考慮建立不同的品號來解決這個問題。但是,若這種情況的產品比較多的話,那么企業就需要考慮其他更合理的解決方法。利用不同編碼來管理的話,工作量實在太大。若ERP系統中有特征件管理功能的話,則可能要比不同編碼來管理簡便一些。
四、產品的包裝方式問題?
貼牌生產企業遇到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產品包裝方式的不同。企業客戶可能在下訂單的時候,沒有指定包裝方式。給客戶下訂單時,只是說明具體的產品數量。而后到交貨的時候,客戶再決定具體的包裝方法,是一個產品一個包裝呢,還是二個產品一個包裝,有時候甚至不用包裝也可以。所以,對于貼牌生產企業來說,往往需要一個獨立的產品包裝管理功能。把產品生產跟產品包裝當作兩個獨立的流程來走,這可以解決貼牌生產企業的這種需求。
以上是筆者在為貼牌生產企業實施 ERP系統過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共性的需求。這些需求對于制造業來說,可能是比較特殊的,但是,對于貼牌生產企業來說,就是一些共性的問題了。所以,貼牌生產企業在ERP選型的時候,就需要關注一下,對方所提供的ERP軟件,能否實現企業的這些需求,以及是通過什么方式實現的。
最后,筆者需要強調的是,對于以上這些需求最好ERP系統中有獨立、現成的解決方案,而不是通過后續的二次開發來完成。理由的話,我上面已經多次強調過。
- 上一篇:近期皮毛市場價格漲跌分析
- 下一篇:耐克CEO離任,中國品牌能得到什么啟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