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企業抓住緩沖期致力產品升級
從8月1日起,我國部分紡織品、服裝的出口退稅率由11%%提高到13%%。對當前整體環境不景氣的外貿型紡織服裝產業來說,退稅上調顯示出的政策“放松微調”,有助于緩解企業壓力,讓不少企業“喘了一口氣”。但泉州業界同時認為,從長期趨勢來看,回調只是帶來一個“緩沖期”,企業應該抓緊時機調整戰略,加強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管理水平,這才是應對行業困境的最終出路。
上調帶來三大利好
“這是對企業的一種鼓勵。”90%%以上服裝出口的晉江仁和織造有限公司生產經理雷軍告訴記者,盡管只是上調2個百分點,但對企業來說已是一種心理安慰。在雷軍看來,退稅率上調這一動作顯示出的“松綁”信號,將比單純的“兩個點”更能鼓舞出口企業。
“已經很不錯了,我們的壓力將會減輕一些。”一些企業負責人如此表示。
格林集團技術副廠長沈衛平表示,可以預計,此次稅率的上調在目前紡織服裝出口利潤已經被壓縮的情況下,對企業而言是利好消息。
“這絕對是一個利好消息。紡織出口退稅率還是上調比較合理。對目前還算不上很強大的紡織服裝行業來說,國家政策的支持是必要的,特別是當前國家依然實行鼓勵出口的措施。上調出口退稅率后,紡織服裝企業的出口熱情想必會更高。”晉江一家出口織造企業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據了解,在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公布的提高出口退稅率的紡織服裝商品中,主要包括化纖長絲、化纖短纖、棉紗、棉機織物等紡織品,以及“針織物與鉤編織物”、“針織物與鉤編織服裝等”和“非針織物或非鉤編的服裝等”,這些商品涵蓋了我市許多種類的紡織服裝產品。
業內有關人士認為,紡織品出口退稅率上調至少帶來三大利好影響:一是增加企業利潤,出口退稅率回調2個百分點,則企業出口總額2%%的金額直接形成企業利潤;二是新政策使處在倒閉邊緣的出口紡織企業出現轉機,避免大批工人失業,保障了奧運期間的社會穩定;三是新政策給予紡織企業技術調整和產業結構升級一定的緩沖時間。
利潤增加依然有限
盡管出口退稅上調兩個百分點是一個利好消息,但其給企業帶來的利潤依然有限。由于服裝行業同質化和產能過剩嚴重,企業主要靠低價取勝,這只會引來企業的新一輪價格戰。泉州業內有關人士指出,從某種意義上來看,出口退稅的回調很可能給一些小企業更多喘息和生存的空間,反而延緩了市場上優勝劣汰、行業整合的進程。
一家紡織服裝貿易公司的總經理林仙進認為,在當前行業競爭如此激烈的情況下,2個點的退稅上調作用其實微乎其微,外國客商對中國的政策變化都很熟悉,退稅率提升之后,很可能會使得買方進一步壓價,導致企業好不容易盼來的利潤再次被耗盡,到最后真正獲利的又變成外國客戶。
鳳竹紡織集團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也表示,該公司出口產品不多,退稅率上調對其影響并不大。不僅如此,由于政策調控,一些客戶很可能反而會要求其產品降價。
另一家知名出口型紡織企業負責人認為,整個行業利潤的下滑,跟一些企業間惡性競爭有關。對企業來說,最主要的還是要提高創新能力和管理水平,前者能提高自己的議價實力,后者則可以節省成本。
產品升級才是正道
當然,面對此次退稅回調,泉州的企業也紛紛意識到,只有抓緊時間升級或轉型,才是長久之計。晉江市商務局副局長莊躍進表示,從長期趨勢來看,紡織服裝出口退稅率是趨向下調的:“回調只會帶來一個‘緩沖期’。企業應該抓緊時機調整戰略,致力于產品升級。”盡管目前人民幣升值步伐也在趨緩,但是企業必須意識到,目前的“緩和”只是暫時的。
“兩個點的上調,其實作用并不大,關鍵還在于我們自身要不斷提高產品競爭力。”仁和織造公司的雷經理說,最近公司老總經常在一起,研究如何在自身內部進行改善提高,以提高新品研發能力,規范各生產系統的管理,真正把產品品質提上來,以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
“輸血或許能夠在危險的時候挽救一個人的生命,但是他要健康地活下去,關鍵還是要靠自身造血功能。出口退稅的上調畢竟只能解決一時之需,沒有辦法為一個企業的發展提供長期支持。”另一家針織服裝公司的李副總也深有同感。他說,現在出口退稅是上調了,但或許過一階段國家又出臺另一個政策,把出口退稅率調低,畢竟出口退稅稅率下調才是趨勢。對企業而言,當前最主要的還是抓住這樣一個時機,在產品、市場開拓上多做文章,這才是企業長遠發展的根基所在。
莊躍進副局長表示,目前政府也在想辦法,比如積極引導企業走“聯合”道路共同發展。目前,不少出口產品還缺乏品牌力量,企業可以聯合起來,形成抱團的力量,不搞惡性競爭,把議價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上,共同為“走出去”而努力。□本報記者郭劍平
要在國際市場上掌握話語權,產品質量和企業實力是關鍵。
在線咨詢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