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白領學習改變生活方式 拼車出行當宅男宅女
陳菁的家在德勝新村,單位在古墩路的古蕩科技園,每天她都要幾乎穿越整個城市,從城市的東北到達城市的西端。以前的她早上都是一招手,一趟出租車費就要30多元。而現在,她換了兩趟車,花了6元就到單位了。不過,犧牲了早上的睡眠時間,而且高峰時期擠公交車把她的套裝都擠皺了,還擠出一身汗來。
前幾天,陳菁在抽屜里整理打車發票的時候,理著理著覺得肉痛起來,陳菁發現每個月在打車上花的錢竟然有厚厚的一疊發票,除了公司能報銷的部分,自己至少也要掏500元以上。不過,以前的她從來沒注意到過這一點,出門招個手已經成了習慣動作,數發票讓她的心理有了細微變化。
買車計劃先擱一擱
“可能是現在什么東西都漲價了,以前就是"月光族",現在更是老覺得錢不夠花,對打車也開始吝嗇起來。”陳菁說,現在如果要去哪,有直達目的地的公交車肯定會選擇坐公交車了,但是上班估計還是做不到:“比如說要見客戶,一身正裝,實在不方便擠公交車,何況,時間上也不允許。”
陳菁現在的單位是去年剛換的,本來打算今年買個小車。可是油價漲了,身邊有車的同事、朋友都開始盤算著拼車了,前兩天還有同學跟她說小車開半周休半周省錢。陳菁的買車計劃只能無限期擱置。
業余時間就做“宅男宅女”
這個周末,按慣例有個行內同事聚會。以前,這樣的聚會都是陳菁和朋友們最開心的時候,什么地方檔次高,什么地方沒去過,就是他們的目的地,但是,現在大家不約而同地會選擇價錢合理又不失檔次的地方了,因為聚會一直都實行AA制,原來并不是陳菁一個人開始覺得錢不夠花了。“現在一些本地的同事常常會回家蹭飯了,下館子的次數少了很多。”陳菁說,不光是吃飯,K歌、泡吧的次數明顯比以前減了一半,連星巴克都去得少了,“還有好多朋友現在晚上都窩在家里做"宅女宅男",說一出來就花錢,在家孵網比較省錢。”
省錢的消費意識無形中已經在陳菁的腦海中形成了,上個雙休日去商場,她驚訝地意識到,這是今年夏天第一次買衣服,還只買了3件打折的衣服。想想去年,她每月逛商場,衣服常換常新,衣柜都塞不下,物價漲了又漲,把消費欲望都給“嚇”跑了。
“現在網上有不少白領在介紹生活中省錢的招數,團購、拼東西的貼子也多了很多,有的真挺實用呢!”
精打細算學記賬
高物價還教會陳菁另一件事,記賬。過去的6月份,陳菁的小賬本結余這一行寫著“無”:月入4000元左右,交通費500元,吃飯聚會等2000元,通訊費300元,購物消費1000元,其他消費每月不定(比如紅包等)。
陳菁看了看賬本,下決心從“購物消費”和“吃飯聚會”這兩項中再省下點錢,好讓本月的結余變成正數。比如說水果這一項支出,她決定改去水果批發市場:“聽網友說,水果批發市場都是凌晨一兩點開,中午關門的,18斤的紅富士蘋果才40元,超市里好像要6塊5一斤吧,便宜多了。”
- 上一篇:“亞快樂”襲擊年輕白領
- 下一篇:女白領的四大隱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