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達斯:“沒有打算撤走任何一條生產線”
全球第二大體育用品供應商德國阿迪達斯(adidas)CEO赫伯特·海納(Herbert Hainer)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告訴經濟觀察網,阿迪達斯并沒有像此前媒體報道的那樣,將把部分生產線撤出中國。
“我們不會減少,相反,我們會加大在中國的生產方面投資。”海納說。
此前曾有德國和中國的媒體稱,阿迪達斯計劃將在中國的部分生產設施遷入東南亞,以規避中國由于人力資源、原材料、運輸等成本上升帶來的盈利壓力,以及匯率等金融風險。據德國《每日鏡報周日版》報道,德國工程技術協會估算,在中國有大約1600家的德國公司,而現在其中的1/5打算退出中國市場。
中國是阿迪達斯目前最大的生產基地,53%的阿迪達斯產品產自中國。在該公司提供的一份官方材料稱,中國是阿迪達斯最重要的采購市場,迄今中國有264家工廠以OEM的形式成為阿迪達斯集團的產品供應商,2007年阿迪達斯在中國市場上采購了2.01億雙鞋,占全球采購總量的49%;2.52億套服裝,占采購總量的32;3900萬套配件,占全球采購總量的65%。
因此,人們有足夠的理由擔心阿迪達斯的撤離會對中國的相關行業帶來巨大的影響,并造成就業壓力。
但海納認為關于阿迪撤離中國是一個誤會。“我很高興今天有機會向公眾澄清,我們沒有打算撤離中國。”他告訴記者,阿迪達斯確實有意加大在全球其他地方的投資。“這與我們的全球發展計劃有關。而不是不再看好中國市場。”
他承認,阿迪在中國面臨著成本上升的壓力:日益增長的能源成本,嚴格的環境政策,不再有利的稅收政策,技術工人的缺乏和人民幣兌美元的堅挺。而且,中國8%的通貨膨脹率在過去一年中已經將人力成本推高了20%。但是海納認為,“這些情況在全世界都一樣,中國的情況在其中是比較讓人欣慰的。”他認為,依靠阿迪達斯成熟的供應鏈管理經驗完全可以提高效率,抵消成本壓力。
“相比較于世界其他地區,我們在中國的生產投入增長率會慢一些,因為它已經是我們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因此可以預計,“中國在全球總生產能力方面占的比例將會降低。”但是,“絕對數字一定是增長的,我們沒有打算撤走任何一條生產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