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靈魂女鞋匠:不要被女性的弱點打敗
Amanda Olga是Berluti的靈魂,遠遠高于鞋子和品牌本身,這一點,沒有人會懷疑。
不是想像中的別墅區,OlgaBerluti的公寓在巴黎老城區的一條小巷子里,門前的信報箱上寫著各個住戶的名字,好不容易才找到一行小字:Berluti。一進院門才發現大有乾坤,綠色的藤類植物爬滿樓房的墻面,院子里到處開滿紅色的花,陽光打在明凈的窗幾上,正是巴黎最美的季節。
Olga的家在一樓,這里同時也是她在巴黎的工作室,屋子并不大,沙發背面便是她的床。茶幾上、電視上擺著一只只縮小版的鞋,不光是她堅持的男鞋,還有腳面綴著珠花的女鞋,甚至有一只中國古代三寸金蓮所穿的小鞋。
“都是一些故去的朋友的鞋子,擺在這里,因為我很懷念他們。”Olga口中的朋友,其中不乏因為訂制而結識的,工作和生活對她而言并沒有什么必須區分的界線。至于來自中國的小鞋,則是祖上傳下來的。發源于意大利威尼斯的Berluti家族,比其它歐洲人更早也更多地接觸到東方的文明。“這雙鞋子以前束縛了很多中國女人,她們活得非常痛苦。每次看到它,我都告訴自己,我的使命是讓更多的腳得到自由,因為這是生活應有的一個部分。”
她的使命從1959年2月9日下午兩點開始,將近50年的制鞋使她有了一雙像男人一樣粗糙的手——被抽麻線、釘釘子、拉伸皮子、裝飾鞋底而毀了的雙手。不過也就是這雙手,讓她有了非凡的身價:一對刻了路易15手稿的成品鞋價值約900歐元,而定制鞋的價格則是3000歐元起。但她拒絕商業因素影響創作的獨立性,只有求得越少才能越自由。因此,她沒有親手簽過一張支票,或者拿過一個便士,至今她的座駕仍是一輛上世紀60年代購入的小白車,時不時地給她制造一些小麻煩。在這一點上,即便是Berluti成為LVMH成員之后,也沒有任何改變。她說:“出售本身就是一種誘惑,我不應該被收銀機刺耳的聲響打斷。”
OlgaBerluti是世界上最后一個還堅持從設計到皮革選材上都保持跟進的鞋匠,這是Berluti家族的傳統。第二代掌門人TorelloBerluti是她的祖父,也是帶她跨進制鞋門檻的人,“Torello是一個脾氣很壞的人,但他很愛我,一方面,他希望我像個正常女人一樣去結婚生子,另一方面,又不斷地激勵我一心地學習制鞋。”
Olga選擇了更為艱難的后者,在制鞋這個異常保守和歧視女性的行業里,她成為了唯一的女鞋匠,也是最成功的鞋匠。“永遠不要讓別人知道你的脆弱,更不要被現實生活和女性的弱點打敗。”這是她信奉的成功之道。
采訪間隙,花店送貨員送來了Olga訂的一束百合,她起身小心翼翼地換下餐桌上的舊花。她愛花,因此,花是這間屋子里不可或缺的東西。她也愛時尚,人們只知道她對鞋的狂熱,卻鮮少有人了解,她曾經以服裝指導的身份獲得過好萊塢的金球獎和法國的凱撒獎。
“你一定會給自己做一些漂亮的鞋子吧?”
“我很少給自己做,因為沒有必要,我喜歡穿球鞋,很方便也很舒服。”她撩上褲腳,是一雙中國的飛躍白色運動鞋。
- 上一篇:城隍媽的鞋 馭夫法寶
- 下一篇:戰疫·秀洲丨小紅鞋完成了使命 但抗擊疫情的腳步不會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