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匱乏二線隊難覓 中國女壘靠什么突破第四魔咒
“中國女壘要想奪牌,除非超水平發揮”。奧運會壘球競賽團隊四級項目專家孫伯杰談及中國女壘時,毫不避諱自己的判斷。由于壘球運動群眾基礎薄弱、后備人才斷層等原因使中國女壘選材范圍日益狹窄,所以與美、日、澳之間的距離始終無法拉近。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時身為壘球國際級裁判的孫伯杰,對中國壘球運動落后的原因了然于胸。“這么大的北京城,只有6個標準壘球場”。孫伯杰認為,幾十年來,壘球運動在中國始終沒有得到真正普及,嚴重制約著苗子的選拔。
目前,除了北京、上海兩支壘球隊有二線隊外,天津、江蘇、四川、遼寧等十余支壘球隊別說成立二線隊,連一線隊的維持都很艱難。而對于國內壘球賽事來說,由于缺乏商業性贊助等資金支持,基本上只有全國壘球錦標賽和全國冠軍賽可如期舉辦。運動員缺乏大賽鍛煉,對競技水平的提高必然產生不利影響。
與美國隊要奪金牌的豪氣相比,中國隊深知自己的處境。“我不想留下遺憾,因為這可能是最后的機會了,希望我們可以創造奇跡”。中國女壘隊員黎春霞對奧運會充滿期待的言語中,明顯透露著底氣不足。
由于壘球不再被列為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正式項目,北京奧運會將可能是這一項目的“絕唱”。這對中國壘球運動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沒有奧運獎牌的“誘惑”,壘球今后將要遭遇的冷落也可想而知。
然而,中國女壘從來不缺乏的,便是迎難而上的決心和勇氣。無論是面對連奪三屆奧運金牌的美國隊,還是虎視眈眈的日本、澳大利亞兩支強隊。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還有一線希望,中國女壘將全力以赴。畢竟北京奧運會是中國女壘展示自己風采的最后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