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兩步棋使皮革等中小企走出“活局”
7月初,魚臺縣天健農副產品銷售有限公司拿到一票向南美出口900噸圓蔥的訂單,急需資金組織貨源。僅3個工作日,由縣農村信用聯社提供的120萬元貸款到賬。生意做成,天健公司一筆賺了40多萬元。
“這么容易貸到急需的資金,對我這個總資產才500多萬元的小企業來說,在過去想都別想。”公司法人代表樊維東7月28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中小企業貸款難,在當前宏觀調控、銀根緊縮下尤其難。而天健公司沒被難住,是受益于一項由政府、企業和銀行三方共同“揉搓”出的創新型舉措。2005年10月,由政府搭臺,銀企聯手,魚城鎮12家中小企業組成擔保共同體,成立了魚臺縣民營經濟發展促進會。按照“滾動式發展,互動式經營,連動式擔保”的運作模式,每個會員企業入會時繳納不少于20萬元的擔保保證金,作為貸款風險補償,12家企業共交納保證金510萬元。根據促進會與縣農村信用聯社的協議,會員企業隨時可從縣農村信用聯社拿到高出自身所交保證金3-5倍的貸款。會員企業還款過程中一旦出現逾期行為,就用保證金還款,保證金出現的資金缺口,再由其他會員企業補齊。
這一模式降低了銀行貸款風險,也增強了企業誠信。3年間,12家企業貸款累計達到1億多元,沒有出現一起逾期貸款行為,12家企業固定資產由2000多萬元增加至7400多萬元。2007年,魚臺縣成立對外貿易進出口協會,又有10家企業建立結盟互保關系。目前,這一貸款新模式正在濟寧市全面推廣,有望使更多中小企業擺脫難貸困局。
此外,濟寧全市成立信用擔保機構36家,今年以來累計擔保戶數1630戶,擔保4100筆業務,擔保額14億元。
如果說落在貸款融資難上的這步棋解決的是具體問題,那么另一步棋是謀的大勢———通過結構調整完成事關科學發展的整體布局。
圍繞資源型城市的戰略轉型,濟寧市確定了煤化工、機械制造、生物技術、醫藥食品、紡織服裝五大支柱產業,以大企業為龍頭,抓大扶小,以大促小,拉長產業鏈條,形成產業集群。中小企業在靠大聯強中得到切實好處,如生產掛車的東岳集團加入到中集集團后,在鋼材采購中享受到針對大企業才有的價格優惠,成本下降10%以上。
“過度依賴用工低成本、大量消耗資源、粗放經營的企業已沒有出路。”濟寧市民營委副主任謝云良說。今年,濟寧市選擇了300家中小企業進入規模培育提升計劃,選擇了21個特色產業集群、50個產品給予重點培育和扶持。上半年中小企業技改投入增幅比原計劃提高10個百分點。另一方面,對20類“兩高一資”企業集中整治,強制清理取締明膠、塑料、皮革、化工、電鍍、小焦油、小型蒜干等中小企業714家。
兩步好棋活了中小企業。1-6月,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戶數99%的中小企業完成銷售收入953億元、利稅102億元、利潤64.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7.4%、34.8%和37.2%。
- 上一篇:鞋革出口企業 在變局中實現轉型
- 下一篇:以高質量黨建引領皮革行業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