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領心語:我想做職業殺手
我喜歡職業女性這個稱謂。它讓我想起武俠小說里的職業殺手。
那些殺手,平日里江湖落拓,也許是鬧市中花布店的一個小老板,也許是古道旁泡小飯館的一個酒客。他們隨心所欲、放蕩不羈的日子,會在職業需要的時候陡然結束,一劍在手,整個人都霍然改變,殺氣橫生,擊則必中。
他們的生活,是截然不同的兩個部分,被人花錢買斷的部分,和自由自在的時光。
在前一部分里,他們講職業道德,兢兢業業,一諾千金。只要收了買家的錢,就會盡心竭力,克服一切困難,達成使命;在后一部分的時間里,他們避居一隅,流水一樣地花掉自己的辛苦錢,不受拘束地享受屬于個人的快樂。
這是職業狀態和非職業狀態。在一個大家都需要飯碗、必定要承擔工作的社會里,有什么比這更像是一種理想生活的模樣呢?
江湖浮沉,職業殺手當然也是有麻煩的。在職業狀態,他有時候會不得不殺自己不想殺的人,就像職業女性有時候不得不從事自己不喜歡干的工作。但幸好還有非職業的時間,可以供人調劑和享受。
現在很少聽人說誰誰是“事業型”女人了。
我小時候,大約上個世紀80年代,曾經很流行把女人分為“事業型”和“家庭型”。
當年的一班青春少女,個個是重點中學功課很好的學生,誰也不覺得自己生就是“家庭型”的胚子。可是,私底下,扎堆兒看潘虹主演的陸文婷,交換女強人的傳記,眼看著那些被歸入“事業型”的女人,少有身光頸靚的榜樣,不是一天到晚蓬頭垢面地忙碌,就是一波三折地遭遇婚姻的溝溝坎坎,每每以個人生活為代價,事業功成之日,便是生活慘痛之時,多多少少總是有些望而生畏的。
其實,“事業型”和“家庭型”完全是男性視角的劃分。是在男人確立的標準下,給女人分類。職業女性就不是。
“職業女性”的意思是,女人可以不必在“事業型”和“家庭型”之間徘徊逡巡。在工作時間,在職業狀態,職業女性自主地選擇事業;在業余時間,在休閑狀態,理所當然就是家庭型,享受生活。
魚和熊掌原來可以兼得。哪里有那么多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對立啊?
我有一個朋友寫了篇文章,抱怨“我被幸福害慘了”,大意是說生活幸福耽誤了她的事業追求。我覺得她的思路還是習慣性的二元論。
與此相應,在許多人的內心深處,根深蒂固地認為,一個生活優裕的女人,不太可能保持一種做事的狀態。這真是一種奇怪的念頭。你看她的工作狀態、看她的活兒是不是漂亮就得了,管得著人家在不工作的時候怎么過日子嘛?
職業女性和事業型女人的確是有所不同的。基本上,那是一種職業殺手和愛武成癡的差別。
職業殺手練武,只是為了工作,他訓練有素,武功是他熟練的職業技能;愛武成癡,是沒日沒夜、沒完沒了沉迷其中,武功是他的全部。對職業女性而言,工作就是工作,她的工作和生活分得非常清楚,她對工作投注熱情,對生活也一樣;事業型女人的全部熱愛都在工作上,她可以為工作犧牲一切。
我不知道為什么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犧牲一切”(包括親情和愛,甚至健康)都是一種被贊美、被鼓勵的價值觀。如果不犧牲也可以做得一樣好,何必輕言“犧牲”?
在這個意義上,職業女性多了,而“事業型”女人少了,是女性集體的好運氣。我相信,所有的“犧牲”都是被迫的、不得不的,職業女性終于可以選擇不犧牲了,社會總算給了她們游刃有余的環境。真好。
- 上一篇:職場白領:周末生活不插電 生活節能又舒心
- 下一篇:女白領的四大隱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