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下游中小企業受融資困擾
2008-07-25 08:10:55 來源:環球聚氨酯網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人民幣升值、自然災害頻繁、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對于企業面臨的困境,東莞總結了八大原因。但相較外資經濟占據主導地位的東莞,佛山實際有所不同。佛山工業產值中外資占比約37%,內資占大部分,是廣東省最為典型的內源型經濟特色區域。
面對“危”與“機”,多位產經研究專家認為,佛山的經濟結構決定了它在這一輪嚴峻考驗面前,會比東莞等外資占絕對多數的區域顯得從容。佛山還可考慮借此機會推動自身產業升級換代,淘汰落后生產力。
“金融市長”陳云賢:宏調下半年或趨于靈活
一直強調政府要多研究宏觀政策以趨利避害的市長陳云賢,在日前召開的佛山市上半年經濟運行工作會議亦就此進行了分析。在他看來,中小企業的成長關系著佛山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產業優化升級同樣是佛山面臨的難題。他說,上半年佛山采取措施鼓勵企業成為聯合國供應商、積極推動佛山企業上市,并采取“三三三”戰略促使產業升級。但在面對一樣的宏觀和政策環境時,不同的企業表現有所區別。“國家宏觀調控主要在資金層面,大企業的各項指標要比中小企業好很多,在銀根緊縮的情況下,大企業能保持良性發展,中小企業就會顯得比較困難。”
而內外資企業發展也有區別,成本增加對于進出口貿易額度變化的影響越來越大。“這方面我想佛山有自己的優勢,佛山民營企業占主體,擁有可觀的國內市場,相對而言會好一些。”而對于下半年,陳云賢認為對當前客觀經濟形勢,中央已作出反應。“我認為可以預測的是,下半年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將具有一定的靈活性,這將為佛山經濟取得更好的發展提供政策保障。”
■反饋
“有時真的想放棄”
昨日許多企業致電本報談感受,郎咸平講座還余10張門票可供讀者索取。“從去年到現在,無論是出口還是內銷都感到無比的壓力!有時真的有點想放棄。”昨天,一家櫥具電器公司負責人打來電話說,希望能提供幾張門票給公司領導層,從郎咸平的講座中學到渡過難關的辦法。據本報有關負責人介紹,昨天又有35位讀者獲贈門票。
據了解,昨天前來索要門票的以中小企業居多,尤其是進出口貿易型企業。有企業代表表示,去年以來,在出口方面遇到重重困難,很希望能與郎咸平直接對話,還有一位讀者表示,準備進軍節能市場,也希望能聽聽專家意見。本報有關負責人表示,近日來讀者從報紙上獲知索票信息后,參與的積極性之高出乎意料。到昨天為止,只剩10張門票可提供給讀者。有興趣的市民請盡早按照本報7月22日提供的索票辦法聯系本報。
■分析
佛山市發改局:四座“大山”力壓佛企
佛山市發展改革局在調研后認為,佛山工業企業目前面臨四個主要問題:
●生產成本上升
受近期國內原材料漲價、勞動力成本提升影響,佛山企業生產成本上升的壓力比較大,上半年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增幅(本市無統計,參照全省約8.5%以上)與工業品出廠價格增幅(即PPI,4.5%)之間的剪刀差雨季超過4%,企業利潤增長的空間被壓縮。
●融資難度加大
去年以來,國家多次上調準備金率及存貸款基準利率,并在“兩高”行業貸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限制措施,僅15次上調準備金率就直接凍結了佛山金融機構資金400多億元,同時各大銀行壓縮信貸規模。調控措施步步緊逼,佛山企業無疑“很受傷”。
●出口貿易受挫
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加速升值,同時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世界主要經濟體需求下降,企業出口貿易受挫,特別是許多產品外向型的中小企業,如紡織、制鞋、玩具、家具等行業,本來產品附加值較低,利潤較薄,目前更面臨無利可圖的困境。
●海外壞賬增多
這里有個數據: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估計,受次貸危機影響,中國出口企業海外壞賬逐年累計存量可能達到1000億元人民幣左右,重災區將集中在長三角和珠三角。佛山出口企業多數采取先發貨、后收錢的賒銷方式,次貸危機發生后,許多與佛山有貿易往來的美國企業存在拖欠賬款現象,部分中小企業現金流緊張,有可能被拖垮。
■企業對策
[玩具業] 攻品牌短期難成盡可能降低成本
目前很多玩具企業因為沒有自己的品牌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無優勢而倒閉,卻很少有玩具企業開始走品牌路線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有品牌的企業是好,但現在要想馬上做個品牌出來是非常難的,短期內很難實現,盈利的可能性也非常低。”一家不愿透露姓名的大型玩具企業廠負責人透露,他們在之前花幾年時間打造品牌,但現在的盈利還是很微薄。對于一些小企業,則更顯得不切實際了。
海峰玩具廠市場經理李劍說,為了應對的困境,他們一方面盡可能地減輕成本,另一方面則也考慮去外地考察,看是否有新的市場可以開拓。“員工成本和原材料成本肯定減不了,現在招人又特別難,只有在生產環節上去進行成本控制了。比如以前做玩具的過程中會浪費一些布料或者填充棉花什么的,現在都會很嚴格地控制了。”
[制鞋業] 貼牌加自有品牌也要設總部經濟
針對目前的鞋業現狀,記者了解到,目前佛山的傳統行業都有考慮外遷。
據了解,目前已有一部分企業前往江西、湖南等地考察,也有部分企業前往設廠,但主要是以鞋面加工為主,其它技術含量較高的環節仍然在廣東生產。亞洲鞋業協會負責人稱,企業總部、品牌、技術研發等部門留在廣東,把需要大量土地和密集勞動力的工廠放在內地,成為很多企業的新選擇。佛山市紡織服裝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鞋業也要開始做總部經濟。
卡斯麥鞋業總經理陳林表示,鞋企在近兩年關閉得很厲害,要生存還是品牌最有保障。如果僅僅只是做貼牌,就很難有生存空間。
[紡織業] 培養員工忠誠度雙轉移要有配套
如何能不虧本,成為紡織企業面臨的最直接問題。現在紡織行業的利潤已經只有3%,甚至很多企業都不足1%.對于目前這種現狀,多家企業表示最直接的做法是節流。美思內衣出口部經理孫靖說,目前他們想盡辦法擴大產品種類和增加產品賣點,同時降低成本。專門成立產品成本控制小組,盡一切可能減少辦公開支,不過人力成本很難節省。對此,市紡織行業協會秘書長吳浩亮則表示,現在招工難,如果能培養員工的高忠誠度,其實也是一項很好的節約招工成本的方式。
目前佛山已制定了對紡織業的雙轉移政策。新光針織有限公司董事長盧明鏗表示,為了降低成本考慮,他計劃遷往西樵去發展,那里的配套設施比較完善。“現在我們在市區,工廠也很舊了,換了新廠,給客戶也多一些信心。另外,西樵統一供水蒸汽,廢水統一集中到廢水池等,也為我們節約了不少成本。”
面對“危”與“機”,多位產經研究專家認為,佛山的經濟結構決定了它在這一輪嚴峻考驗面前,會比東莞等外資占絕對多數的區域顯得從容。佛山還可考慮借此機會推動自身產業升級換代,淘汰落后生產力。
“金融市長”陳云賢:宏調下半年或趨于靈活
一直強調政府要多研究宏觀政策以趨利避害的市長陳云賢,在日前召開的佛山市上半年經濟運行工作會議亦就此進行了分析。在他看來,中小企業的成長關系著佛山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產業優化升級同樣是佛山面臨的難題。他說,上半年佛山采取措施鼓勵企業成為聯合國供應商、積極推動佛山企業上市,并采取“三三三”戰略促使產業升級。但在面對一樣的宏觀和政策環境時,不同的企業表現有所區別。“國家宏觀調控主要在資金層面,大企業的各項指標要比中小企業好很多,在銀根緊縮的情況下,大企業能保持良性發展,中小企業就會顯得比較困難。”
而內外資企業發展也有區別,成本增加對于進出口貿易額度變化的影響越來越大。“這方面我想佛山有自己的優勢,佛山民營企業占主體,擁有可觀的國內市場,相對而言會好一些。”而對于下半年,陳云賢認為對當前客觀經濟形勢,中央已作出反應。“我認為可以預測的是,下半年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將具有一定的靈活性,這將為佛山經濟取得更好的發展提供政策保障。”
■反饋
“有時真的想放棄”
昨日許多企業致電本報談感受,郎咸平講座還余10張門票可供讀者索取。“從去年到現在,無論是出口還是內銷都感到無比的壓力!有時真的有點想放棄。”昨天,一家櫥具電器公司負責人打來電話說,希望能提供幾張門票給公司領導層,從郎咸平的講座中學到渡過難關的辦法。據本報有關負責人介紹,昨天又有35位讀者獲贈門票。
據了解,昨天前來索要門票的以中小企業居多,尤其是進出口貿易型企業。有企業代表表示,去年以來,在出口方面遇到重重困難,很希望能與郎咸平直接對話,還有一位讀者表示,準備進軍節能市場,也希望能聽聽專家意見。本報有關負責人表示,近日來讀者從報紙上獲知索票信息后,參與的積極性之高出乎意料。到昨天為止,只剩10張門票可提供給讀者。有興趣的市民請盡早按照本報7月22日提供的索票辦法聯系本報。
■分析
佛山市發改局:四座“大山”力壓佛企
佛山市發展改革局在調研后認為,佛山工業企業目前面臨四個主要問題:
●生產成本上升
受近期國內原材料漲價、勞動力成本提升影響,佛山企業生產成本上升的壓力比較大,上半年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增幅(本市無統計,參照全省約8.5%以上)與工業品出廠價格增幅(即PPI,4.5%)之間的剪刀差雨季超過4%,企業利潤增長的空間被壓縮。
●融資難度加大
去年以來,國家多次上調準備金率及存貸款基準利率,并在“兩高”行業貸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限制措施,僅15次上調準備金率就直接凍結了佛山金融機構資金400多億元,同時各大銀行壓縮信貸規模。調控措施步步緊逼,佛山企業無疑“很受傷”。
●出口貿易受挫
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加速升值,同時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世界主要經濟體需求下降,企業出口貿易受挫,特別是許多產品外向型的中小企業,如紡織、制鞋、玩具、家具等行業,本來產品附加值較低,利潤較薄,目前更面臨無利可圖的困境。
●海外壞賬增多
這里有個數據: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估計,受次貸危機影響,中國出口企業海外壞賬逐年累計存量可能達到1000億元人民幣左右,重災區將集中在長三角和珠三角。佛山出口企業多數采取先發貨、后收錢的賒銷方式,次貸危機發生后,許多與佛山有貿易往來的美國企業存在拖欠賬款現象,部分中小企業現金流緊張,有可能被拖垮。
■企業對策
[玩具業] 攻品牌短期難成盡可能降低成本
目前很多玩具企業因為沒有自己的品牌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無優勢而倒閉,卻很少有玩具企業開始走品牌路線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有品牌的企業是好,但現在要想馬上做個品牌出來是非常難的,短期內很難實現,盈利的可能性也非常低。”一家不愿透露姓名的大型玩具企業廠負責人透露,他們在之前花幾年時間打造品牌,但現在的盈利還是很微薄。對于一些小企業,則更顯得不切實際了。
海峰玩具廠市場經理李劍說,為了應對的困境,他們一方面盡可能地減輕成本,另一方面則也考慮去外地考察,看是否有新的市場可以開拓。“員工成本和原材料成本肯定減不了,現在招人又特別難,只有在生產環節上去進行成本控制了。比如以前做玩具的過程中會浪費一些布料或者填充棉花什么的,現在都會很嚴格地控制了。”
[制鞋業] 貼牌加自有品牌也要設總部經濟
針對目前的鞋業現狀,記者了解到,目前佛山的傳統行業都有考慮外遷。
據了解,目前已有一部分企業前往江西、湖南等地考察,也有部分企業前往設廠,但主要是以鞋面加工為主,其它技術含量較高的環節仍然在廣東生產。亞洲鞋業協會負責人稱,企業總部、品牌、技術研發等部門留在廣東,把需要大量土地和密集勞動力的工廠放在內地,成為很多企業的新選擇。佛山市紡織服裝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鞋業也要開始做總部經濟。
卡斯麥鞋業總經理陳林表示,鞋企在近兩年關閉得很厲害,要生存還是品牌最有保障。如果僅僅只是做貼牌,就很難有生存空間。
[紡織業] 培養員工忠誠度雙轉移要有配套
如何能不虧本,成為紡織企業面臨的最直接問題。現在紡織行業的利潤已經只有3%,甚至很多企業都不足1%.對于目前這種現狀,多家企業表示最直接的做法是節流。美思內衣出口部經理孫靖說,目前他們想盡辦法擴大產品種類和增加產品賣點,同時降低成本。專門成立產品成本控制小組,盡一切可能減少辦公開支,不過人力成本很難節省。對此,市紡織行業協會秘書長吳浩亮則表示,現在招工難,如果能培養員工的高忠誠度,其實也是一項很好的節約招工成本的方式。
目前佛山已制定了對紡織業的雙轉移政策。新光針織有限公司董事長盧明鏗表示,為了降低成本考慮,他計劃遷往西樵去發展,那里的配套設施比較完善。“現在我們在市區,工廠也很舊了,換了新廠,給客戶也多一些信心。另外,西樵統一供水蒸汽,廢水統一集中到廢水池等,也為我們節約了不少成本。”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