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四大鞋企創下出口半壁江山
受國際國內形勢影響,今年中山出口形勢非常嚴峻,今年上半年不少傳統產業出口都出現較大幅度下滑,而鞋類商品出口是一個例外。記者日前從中山海關獲悉,今年1—6月中山市鞋類商品出口4.8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同)增長24.6%。
鞋類出口逆勢上揚
統計顯示,上半年中山以加工貿易方式出口鞋類商品達4.5億美元,大幅增長25.8%,占全市鞋類出口總值95.4%,高出全省加工貿易15個百分點;而一般貿易出口僅為0.2億美元,微增2.4%。外商投資企業是鞋類出口的主導,共出口3.2億美元,增長26%,占全市鞋類出口總值近七成;民營企業同樣表現不俗,出口1.5億美元,增長22%。
在對因次貸危機影響經濟極度不景氣的美國出口上,鞋類仍保持了高達20.5%的增長速度;對香港的出口,更是大幅增長62.8%。而同期,中山對這兩地的整體出口分別下降了0.2%和微漲2.1%。此外,中山出口鞋類商品以皮鞋為主,占到出口總值的79%。
量減價增產品附加值提高
中山鞋類出口為何能在外貿極度低迷的形勢下逆勢上揚?中山海關相關負責人分析認為有多方面的原因,而中山鞋業已經向高附加值產品轉移則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一方面是中山大型鞋廠固定客戶較多,且以貼牌生產為主,原材料漲價的壓力主要由品牌商承擔,而品牌商又大幅提高了成品造價,因此保持了出口增長。據統計,上半年中山寶元鞋廠、通佳鞋業、新寶鞋業和欣锠鞋業四家大型鞋業公司就出口了2.3億美元,占全市鞋出口總值的45.8%。另一方面是中山鞋業逐漸向高附加值產品轉移,不再單一追求出口數量,而是向價值型出口轉變。從數量上看,上半年全市出口鞋、靴0.48億雙,僅增長6.7%;但從價值上看,卻達到4.5億美元,大幅增長27.5%。
高度依賴歐美有風險
盡管上半年中山鞋類商品出口逆勢飄紅,在低迷的外貿形勢下突圍而出,但中山海關相關負責人認為,中山鞋業加工貿易比重過大等因素,極大地困擾著中山制鞋行業未來的發展。
2008年1—6月中山鞋類商品出口逆勢增長,主要受益于加工貿易方式貼牌出口鞋大幅增長,但一般貿易方式出口僅為0.2億美元。“這充分說明中山鞋類產品自主品牌力度不夠,在這方面與福建制鞋企業自主品牌發展存在著一定差距,對于中山鞋類產品的長期發展不利。”該負責人說。
此外,今年上半年中山鞋對美國、香港和歐盟出口值占到中山鞋出口總值的90.6%,僅有9.4%出口到其他市場。該負責人認為,高度集中的市場不利于降低市場風險,一旦美國或者歐盟市場發生變故將不利于中山鞋類商品的出口。
為此,中山海關相關負責人建議,中山鞋類產品發展在加大研發力度不斷提高產品高科技和附加值的同時,還應當大力發展自主品牌,形成企業自身的拳頭產品、名牌產品。在市場開發上還應加大對東盟和非洲等新興市場的開發力度。
在線咨詢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