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始終不渝的冠軍之心
如果不是因為封面上的滿是滄桑的照片,我們似乎不太容易能夠想起那個胖胖的松鼠尾巴所代表的那家國內體育用品第一品牌的公司后面還有一個曾經獲得過106塊金牌的世界冠軍——李寧。
明星的舞臺仿佛歷來都是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的,體育明星亦是如此。如果當初的李寧沒有破天荒地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了這家在日后會成為市場冠軍的企業,使得“李寧”倆字至今可謂人盡皆知,那么看到封面上那張蒼老的面孔,誰人能識君?
從當年的體操王子到兵敗漢城,從當年廣東一隅的健力寶到如今北京五環外占地10萬平方米的李寧運營中心……這是一個蛻變的過程,從體育明星到商界傳奇的蛻變,唯一不變的是,那顆練就的冠軍之心從始至終,人是,企業依然。二十年之后,李寧滄桑如是,“李寧”成為國內第一。
據說虞立琪是國內采訪報道李寧公司最為頻繁的財經記者,她給她的書取名為:《李寧:冠軍的心》,我以為這是一個強勁的書名,李寧,跟它的屬于冠軍的心一起強勁地跳動著。
成功后的李寧公司風頭強勁,耐克、阿迪達斯視之為中國市場最大的本土對手,李寧本人卻低調退入幕后。這些年來李寧公司的形象廣告比比皆是,卻很少再能看到李寧的身影,以至于看到如今李寧兩鬢已經斑白的面容,難以相信,王子老矣。
這二十年,輝煌背后的努力艱苦我們無法一一體會,但是,結果是他的蛻變成功而徹底。于是我們不禁好奇,除了創業時“李寧”的明星效應,這個前世界冠軍到底能給他的企業什么?著名經濟學家周其仁說:“李寧公司一路走來,李寧表現出其創業人的最大的長處,卻是與其他商業專才合作的氣度和能力。”
現在,操刀李寧的是職業經理人張志勇,正如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在序言里面所說:“李寧的職業經理人團隊建設是一道關。以個人命名的企業很容易成為一個人的威權公司,在公司治理上極其容易偏執。”但是現在李寧公司確是一家健康的公司,李寧本人早在十年前就離開了具體的管理崗位,我以為這是一個智慧且目標長遠的企業家,當然也是氣度非凡的作為。書中記錄了一個細節,1991年,張志勇的前任陳義紅帶著原班人馬投奔李寧,組建鞋業部,全力研制出寄予全公司厚望的“李寧001”號鞋,由于材料的原因滯留倉庫,根本不能用,剛起步的李寧對這個項目的投入是20萬巨款。當時李寧本人的處理方式是:召集緊急會議,宣布將這批鞋全部銷毀的決定。在會上李寧本人對部下說:“我知道,大家對工作非常投入,這批鞋做成這樣,在感情上一定接受不了,我希望你們能夠抬起頭來,好好總結。”他甚至用力揮了揮拳頭說:“讓我們重新來過”。
我以為,這就是氣度。
如今的李寧,脫離于公司管理之外過著閑云野鶴般的生活,現在的他有足夠的時間和資本來完成他理想的光輝——體育公益事業。具備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才能更好立足于世,這是現在歐美企業界的主流價值觀。李寧證明了,這一切離一家中國公司也并不遙遠。
不敢說李寧是中國體育史上最偉大的運動員,但可以肯定的是,李寧是中國體育史上留名最久的運動員。即使現在李寧的店堂里滿是“大鯊魚”的海報,但是誰都知道那個胖胖的松樹尾巴一樣的“L”叫做“李寧”。
作者簡介:
虞立琪,資深商業記者,曾獲得第九屆《財經》雜志獎學金、第二屆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EMBA媒體獎學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