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競賽 國產體育品牌還需努力
奧運會的領獎服一直是體育品牌的必爭之地,在阿迪達斯之前,中國代表團的領獎服十數年來是由國內的第一運動品牌李寧把持著。而財大氣粗的德國企業最終一擲千金,將這塊蛋糕從李寧的嘴中搶走。
伴隨著王義夫、李小雙、張怡寧登上奧運會的最高領獎臺,世界也認識了一個變形的“L”,同時還記住了一個名叫“李寧”的中國運動品牌。從最樸素的一身紅色運動服,到中國龍、蝴蝶鞋,再到上屆奧運會的七彩云霞,一個又一個經典的設計讓人不能忘懷。記得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不少外國運動員都非常喜歡中國代表團的中國龍領獎服,而蝴蝶鞋也一度被國外媒體評為“最養眼的運動鞋”。可以說,李寧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世界認識到,中國運動品牌一樣可以把運動員包裝得光鮮亮麗。
然而,畢竟中國的運動品牌和國外的大公司相比還是處于起步階段,因此在北京奧運會到來之前,財大氣粗的阿迪達斯用“三道杠”搶走了李寧固守了多年的陣地。從阿迪達斯發布的領獎服來看,基本上還是沿用了紅黃相配的設計思路,畢竟要想在這方面做出突破并非一件易事。
國產品牌李寧還可以和洋品牌抗爭一下,剩下的本土品牌基本上沒有這個實力。有一份調查顯示,2010年中國體育消費的市場將成為美國之外的第二大市場,這個市場肯定會吸引不少洋品牌的關注。奧運會只不過是本土品牌的一個練兵機會,更激烈的競爭還在后面。
- 上一篇:在全球范圍打響“中國鞋都”大品牌
- 下一篇:耐克CEO離任,中國品牌能得到什么啟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