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順差驟降警報拉響
貿易順差驟然收窄,正在對中國經濟造成新的沖擊。
海關總署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6月,中國累計實現貿易順差990.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2%。
這種突然的下降,改變了中國在貿易領域的大規模擴張勢頭。過去5年來,中國的貿易順差一直高速擴張。2004-2006年,中國貿易順差為319.8億美元、1019億美元、1774.7億美元,至2007年達到創紀錄的2622億美元。其間,每年的增長最低都接近50%。
“估計下半年貿易順差可能還會惡化。”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認為,中國以往具有明顯優勢的大宗商品出口增長出現放緩跡象。例如,服裝出口比去年同期回落18.3個百分點;鞋類回落4.7個百分點。
雷曼兄弟中國高級經濟學家孫明春也預計,中國出口將繼續下降,貿易順差將進一步收窄。
經常為人們忽視的是,過去很多年來,紡織品出口創造了中國近八成的貿易順差,這種“低科技、低附加值”的特征,正是中國出口貿易盈余的主要支撐力。目前,這種傳統優勢項目的衰落,表明中國在貿易政策上面臨巨大轉折。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告訴理財周報記者,順差收窄,無疑表明中國外貿已走出了比較確定的“拐點”。
牛犁說,一方面,國際原材料、能源價格不斷上漲,勞動力成本持續上升、人民幣升值步伐加快,加之節能減排、出口退稅大減等政策壓力,今年中國企業出口成本上升20%-30%,使得出口價格優勢不再,有些企業甚至面臨生死考驗;另一方面,中國重要的出口地美國、加拿大等受到次貸危機影響,需求不振,也大大拖累了出口業績。
貿易問題已嚴重影響到國內經濟。以中國第一外貿大省廣東為例,據廣東海關統計,1-5月廣東外貿出口增幅15.6%,低于全國7.3個百分點。而廣東不久前公布的數據表明,該省1/3規模以上企業虧損嚴重。
其實,廣東的情況具有先行效應。在全國層面,這種出口放緩帶來的沖擊要深遠得多。“過去5年來,出口一直是中國經濟增長的火車頭。目前的拐點會對近期的經濟表現帶來巨大陰影。”中金公司研究員邢自強說。
在當前的宏觀調控格局下,鑒于不斷擴大的順差是外匯儲備的重要來源,目前驟降可減輕外匯儲備的壓力,進而減輕流動性。
“貿易順差大規模下降,短期來看對資本市場的影響是心理上的,投資者也許會對出口型經濟喪失信心;從中期來看,會影響到全年GDP的增長;但長期來看,會加速對外貿易的結構性調整,對中國經濟是有利的。”邢自強說。
- 上一篇:全球紡織鞋服貿易及趨勢
- 下一篇:通脹持續沖擊!美國鞋類產品需求驟降











